兩人這段不尋常的跨國界合作,結出了豐碩的學術果實,更衍生了國大與廈門大學之間的合作。
過去30年,國大中文系主任丁荷生教授和廈門大學特聘教授、民間曆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鄭振滿教授經常結伴到福建各地的寺廟和其他宗教場所搜集宗教史料,曾逐村逐廟地查訪現存碑銘,通過這些田野調查研究福建社會文化史。
他們這段不尋常的跨國界合作,結出了豐碩的學術果實,更衍生了國大與廈大之間的合作。即將在今年問世的《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漳州府分冊》,便是兩人的合作項目之一。這部宗教碑銘彙編將分成四冊,收錄漳州地區超過2000份碑銘,這也是他們合作過的碑銘彙編中最龐大的一部。
兩人最早在1995年合力出版《福建宗教碑銘彙編-興華府分冊》,這部碑銘彙編只有一冊,收錄了興化地區442份宗教碑文,當中包括宋徽宗的“神霄玉清萬壽宮碑”。福建所收藏的摹刻本原來立在莆田的元妙觀,目前收藏在莆田博物館碑廊。
2003年時,他們再合力出版分成上中下三冊的《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冊》,裏頭收錄了福建泉州地區的1363份碑文。兩套《福建宗教碑銘彙編》都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神譜和傳說
到了2010年,兩人再聯名出版以英文爲主的“Ritual Alliances of Putien Plain ”(《莆田平原的儀式聯盟》)。這套東方學手冊(Handbook of Oriental Studies)是由西方出版社Brill出版。
趁鄭振滿教授(62歲)去年底到我國出席國大亞洲研究所(Asia Research Institute)主辦的“廟宇、信任與貿易-華人廟宇在東南亞的網絡”研討會之際,本報訪問了這兩位長期合作的學者。
丁荷生說,他是在1984年第一次到莆田參觀湄洲島,當時恰逢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曆史機遇,讓他目睹了民間信仰在文革被鏟除後死灰複燃的情景,此後便興致勃勃地研究起福建地區的廟宇。在結識廈大的鄭振滿教授後,兩人自1987年便不斷攜手合作,如今已是相識30年的老朋友。
丁荷生專注研究的地區是莆田平原,鄭振滿恰巧是莆田人。爲了出版《莆田平原宗教儀式聯盟》,兩人曾遍訪那裏的724個村莊,仔細觀察和記錄這些村子的宗教活動。福建古代爲閩越之地,民間“信鬼尚祀”,他們走訪的700多個村子竟然有2500多座神廟,供奉的神明更多達1200種,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神譜和傳說。
鄭振滿記得過去數十年尋訪碑銘時,曾借助各種交通工具,從公交車、吉普車、小轎車、拖拉機、摩托車到自行車等。
“有時還不得不徒步穿越山間小道,途中還遇到各種事故,例如有一次爬過一堵磚牆,搜尋被鎖在破廟內的碑刻,可是在找到碑刻的那一刻,那堵牆卻開始搖搖晃晃,我們趕緊閃避逃命。”
他們也曾傷心地發現有些碑銘在文革時被打碎,又或者在寺廟複興時被廢棄,也有殘存的石碑被當成建材,用來鋪路,甚至成爲水渠旁的洗衣板,碑文被磨損得無法識讀。不過和所有從事田野工作的學者一樣,每當發現新碑刻或新材料,他們便會無比興奮。
兩位學者也指出,福建泉州地區長久以來一直有海外貿易活動,因此除了北方漢人所引進的釋儒道,還有來自海外的摩尼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現存資料豐富,是研究宗教的理想窗口。
本地福建人和他們所興建的廟宇,很多源自泉州和漳州地區,《福建宗教碑銘彙編》對研究本地和東南亞華人的移民播遷史,因此也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