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序》:諸侯力政,不統于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爲七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春秋初期,見于記載的諸侯國還有170多個,各國相互兼並,到戰國時期,七個國家從紛爭中脫穎而出,形成“七雄”,七國文字、語言並不統一,秦始皇攻滅六國之後,才正式將小篆作爲官方文字。
漢字的起源可見,《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颉,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從上古倉颉造字開始,中國漢字在不斷演變中形成了今天所用的方塊字,作爲世界上最古來的漢字,中國漢字影響力是巨大的。
日本、韓國都深受影響,然而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卻不是漢語,新加坡人口主要由4大族群構成,華人、馬來族、印度裔和歐亞裔,其中華人就占了新加坡總人口的74.2%,若是將漢語定爲工作語言,似乎也很正常,李光耀爲何不願意呢?這跟李光耀人生經曆也有一些關系。
李光耀,漢族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不過他從小接受的是英式教育,12歲考入了當地頂尖的英校萊佛士書院,但因爲抗日戰爭一度中斷了學業,戰爭結束後,李光耀拿到了大英帝國女王獎學金,赴英留學。
他在英國攻讀的是法律,1949年,李光耀獲得了 “雙重第一榮譽學位”,畢業後在倫敦拿到了執照,從事法律工作,也讓李光耀走上了政界,1959年,李光耀,新加坡走向自治,李光耀擔任總理。
新加坡在李光耀大刀闊斧的改革下,經濟發展相當快,新加坡一躍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對于這些改革,李光耀認爲最難的還是語言改革。
2011年,李光耀出版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在首發儀式上,他說“雙語是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基礎”,英語和漢語,都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但擁有7成華人的新加坡,卻沒有將漢語當做工作用語(通用語言)。
李光耀在書中解釋道:“語言政策可能會成爲經濟成功的關鍵,它確實能決定一個國家的成敗”。
英語是世界上通用的預言,新加坡又深受英國殖民影響,加上多民族文化,爲了吸引投資者來新加坡發展,國民必須要講他們能懂的語言,這種語言只能是英語。漢語將成爲第二語種。
漢語在經濟競爭當中,有著明顯的劣勢,同時他認爲漢語有些一些“缺陷”,他以前沒有學過漢語,從政以後,也需要跟華人演講,所以就自學了漢語,他花了50年的時間,也沒有掌握漢語的精髓。
他在學習漢語中,也吃了不少的“苦頭”,漢語有多音字、會意字還有諸多的成語、歇後語,哪怕是一個字的發音都有4個到5個聲調,這對初學者來說十分困難,除此之外,漢字的筆畫複雜,難于書寫,基于多種原因漢語不可能成爲新加坡的工作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