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說法,新冠疫情已經導致其經濟出現了巨大的下滑——從2019年第四季度的頂峰降至今年第二季度的谷底,累計已經下挫14%。而且第三、第四季度經濟仍將是負增長。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雖然三季度已出現了明顯的複蘇勢頭,環比增長7.9%。且四季度經濟有望複蘇,即環比仍將增長。但與去年同期相比,預計還是下降,且整個2020年經濟大概率將是負增了。
雖然,2021經濟有望取得正增長,但大多數行業要想恢複到疫情水平恐怕要到2021年年底或2022年年初才能實現。因此,不少機構預測:今年新加坡人均GDP或將由“2019年的超過6.5萬美元,縮減至略微超過6萬美元”。
從數據上來看,去年人均GDP超過6.5萬美元,今年即便遭受重創,但新加坡人均GDP仍有望超過6萬美元。那問題來了,明明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人口也不多,其經濟實力爲什麽這麽強,經濟來源主要有哪些呢?這值得我們思考!
按照新加坡官方公開的數據,對外貿易是其經濟主要支柱。以2019年爲例,新加坡的商品出口總額高達3904億美元。其中,機電産品出口額超過1800億美元,礦産品出口額接近480億美元,化工産品出口額超過400億美元。
此外,在2019年出口的“光學、鍾表、醫療設備”類産品金額超過227億美元,“貴金屬及制品”出口額接近180億美元,“塑料、橡膠”出口額超過164億美元,“食品、飲料、煙草”和“運輸設備”出口額都超過122億美元……
雖然新加坡也具備一定國民的制造業,比如括造船、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藥、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産品、煉油等。尤其是煉油業、造船業,新加坡都在全球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但以新加坡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想要制造如此龐大數額的各類産品是不可能的。顯然這裏面絕大多數都是“轉口貿易”。即新加坡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良的港口條件,大力發展港口經濟。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積極發展物流、倉儲、酒店、煉油以及其他各項産業——不僅完善了新加坡港口的各項附屬功能,而且爲新加坡帶來的巨額的GDP、利潤、就業崗位等,成爲其經濟來源的主渠道。
還有金融,這是當今世界最爲賺錢的行業之一。而新加坡同樣憑借著地理優勢,已發展成爲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並成爲亞洲乃至全球重要的銀行、證券(股票、債券、期貨)、保險、資産管理服務基地。
然後就是旅遊業。旅遊業是新加坡外彙主要來源之一,每年接待的遊客經常會超過1500萬人次。由此將帶來巨額的消費收入,並促進了新加坡的酒店、零售、交通、商務服務等諸多産業的發展。
南生注意到,有不少網友認爲:新加坡富裕後,十分注重對外投資——不僅在中國、越南、印度,而且在全球其他國家、地區都有著規模不小的投資,這也是其人均GDP很高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這個觀點是有問題。雖然對外投資的確能給新加坡帶來巨額的財富,是其經濟主要來源之一。但如果僅從GDP角度來看,這是不成立的。因爲“GDP有地域屬性”,對外投資只能歸在GNP裏,不能歸在GDP裏。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