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夏人民而言,漢字代表的是國家的精神,它傳承了五千年之久,一撇一畫之間都蘊藏著百轉千回的故事。而漢語則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國魂,是中國人的根本。
它猶如血脈筋骨一般,紮根在中國人的心中。如今除了中國人之外,越來越多的種族開始接觸漢語,甚至還成爲某些國家的通用語言,比方說新加坡。
記得在百度上有這樣的一個詞條,”新加坡可以說中文嗎?”從這個詞條當中也能夠感受的到,新加坡居民對漢語的了解程度之高。
其實在新加坡,有將近75%的人是華人,就連這個國家的開國首腦李光耀也是中國人。本以爲這個華人比重如此高的國家,將漢語當做國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沒想到開國首腦李光耀卻拒絕這樣做,甚至表示如果選擇漢語作爲國語,會是新加坡的一大錯誤。這究竟是爲何呢?
興衰與發展
一個國家的興衰與發展,與當政者有著離不開的關系。當政者如果懂的如何去改造一個國家,那麽這個國家必定會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就好像新加坡一樣,1964年長期被殖民和壓迫的新加坡獲得了重生,謀取了當家做主的權利。
但剛剛獨立的時候,新加坡不過只是一座空城而已,很多的經濟設施和武器裝備都比不上馬來西亞。爲了發展新加坡的經濟,當政者李光耀費盡心血不僅帶著新加坡加入了聯合國和英聯邦。
爲了改善人均消費水准,解決失業問題,李光耀還從外國引進資源,做金融轉口貿易。同時,李光耀還發現到新加坡的優勢,將新加坡打造成旅遊大國。
正因爲他一次的突破,一次次的改變,才讓新加坡的狀況越來越好,慢慢的便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
其實通過李光耀當政階段的政績也能夠感受出來,李光耀對新加坡,以及新加坡人民而言是極爲重要的,毫不誇張地說,他是新加坡人的國父。
一個國家的內核除了經濟外,最重要的便是文化。而語言則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的靈魂。雖然說新加坡在李光耀的帶領下經濟問題得到了緩解,但語言大關卻成爲了他比較頭疼的問題。
李光耀祖上是廣東梅州人,骨子裏他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並且新加坡75%的人都會漢語。在設立國語的時候,理應將漢語作爲國語。可沒想到的是李光耀卻說將華語定位新加坡國語,將會是一個錯誤,爲何李光耀會這樣說呢?
突破語言大關
作爲新加坡的當政者,李光耀很清楚要將新加坡打造成怎樣的一個國家。更知道相比于漢語,英語才是國民需求。
就好像他晚年與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聊天時候談到的,這輩子幹過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將英語作爲了新加坡的主導語言。爲什麽李光耀如此看重英語,其實有下列三點原因。
首先國情所致,雖說新加坡半成都是華人,但畢竟還有三成人是印度和馬來西亞人。如果將執意將漢語作爲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必定會引起其他種族的不滿,甚至還會造成分裂的現象。一個剛剛建立的國家,必定是無法承擔起分裂的風險的。
當然除了漢語之外,其他兩族的語言也不會成爲新加坡的國語。畢竟引用任何一個國家的語言,對新加坡的發展只有弊沒有利。而英語就不同了,不僅能夠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爭端,還能夠讓新加坡在國際上取得一定的優勢。
再就是順應時代,之所以沒有將漢語當做新加坡的國語,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新加坡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有的新加坡的青年們,都是在英式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就好像李光耀一樣。
英語已經成爲了紮根于他們骨子裏面的語言,不管是工作、交友還是經商也好,他們使用最多的語言便是英語。因此很多的新加坡居民掌握英語的程度遠遠高過于漢語。
並且在當時的世界大環境下,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能夠讓新加坡獲得更多外國的資源,吸引諸多的目光。因此英語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曾經李光耀在設立英語作爲國語的時候說過,母語是以家庭爲基礎的,是可以用一生去慢慢學習的。但英語確實賺錢的工具,是當下當務之急的事情。無疑,在生存與發展的面前,英語比漢語的利用率更爲廣泛。
記得在李光耀在《李光耀觀天下》也提到了爲什麽會選擇英語“新加坡之所以會選擇這樣的文化阻隔,不過是新加坡在實時局勢下的一種文化選擇吧!”,只有學習英語才能夠提高國民綜合實力,提升國際的經濟水平,讓新加坡朝著更高更強邁進!
最後便是難以掌握,很多國際友人在學習漢語時都曾表示漢語是最難學懂的一門語言。
確實如此,漢語每個字都有不同的聲調,並且不同的組合方面還會有不同的意思。如果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和語言天賦,很難在一朝一夕之間掌握漢語的精髓。
就連李光耀本人也曾表示,自己爲了學習好漢語足足花了50年的時間。如此見得,漢語學習的困難之處。
但相比于漢語,英語學習便簡單很多了。除了有很好的語言環境之外,英語的語法也比漢語要簡單不少。自然英語要比漢語更加容易掌握。
特別是那些已經離開中國很多人的華人們,他們在新加坡的土地上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在他們該的骨子裏,根本沒有將自己認同爲中國人,更別說有多麽深厚的中國文化。而學習漢語自然也就成爲難上加難的事情!
尊重選擇
雖然,漢語並不是新加坡的母語,但是李光耀卻從未放棄過漢語。他一直銘記著“民族的”字眼,記得“傳承”兩個字。爲了讓更多的華人學習到漢語,他不僅實施了“雙語政策”,還堅持讓每個民族的人都要學習本族的語言。
並且作爲國家領導人,李光耀以身作則。不僅自己努力學習漢語,還將孩子送進了漢語學校之中,讓孩子漢語的氛圍裏面學習漢語。
當然除了傳承之外最終的一點是找尋民族歸屬感。李光耀自小接受的就是正統的西方文化,他無法像正常的華夏子孫一般去接受中華文化。
爲此他希望通過學習漢語來找到民族的歸屬感,找到身份的認同。同時也希望將這種民族的歸屬感傳輸給每個紮根在新加坡的居民們。
平時生活中李光耀,除了會用英文是演講之外。也經常會用中文與華人演講,其實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華人們也能夠學習漢語,讓大家記得漢語的重要性。
結語:
從大局觀上來說,李光耀將英語作爲國語是一次明智的決定。畢竟當時的中國不夠強大,也不足以讓新加坡所依靠。但世間萬物都是瞬息萬變的,國家亦是如此。曾經那個被人人喊打的國家,如今宛如一只雄獅一般矗立在世界之巅,被萬人所敬仰。
而漢語也因爲中國強盛,變成了主流語言,在全球內掀起了一股學習漢語的熱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漢語也將像英語一樣走向世界成爲世界人民通用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