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于目前尚缺讓采購服務企業和中介,協助填補自雇人士保健儲蓄戶頭的機制,工作小組建議政府研究如何促成“邊賺邊繳”模式。
希望在工作方面有自主權者,預料日後可一邊掙錢一邊填補公積金保健儲蓄戶頭,確保退休後老有所“醫”。
目前,自雇人士每年都須根據前一年的淨收入,填補保健儲蓄戶頭。不過,當中有四分之一鑒于取得報酬和須填補保健儲蓄的日期相差甚遠,或面對現金周轉等問題,無法准時填補保健儲蓄戶頭。
爲方便自雇人士,自雇人士勞資政工作小組建議采納“邊賺邊繳”(contribute-as-you-earn)的模式。
工作小組成員、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總幹事洪鼎基說:“科技顛覆市場,自由工作者(賣方)與采購服務者(買方)之間,很多時候都有個中間人。我們希望這個中介從買方收取費用後,在還沒把款項發放給賣方之前,先把賣方該填補的保健儲蓄款項存入他們的戶頭裏。”
有鑒于目前尚缺讓采購服務企業和中介,協助填補自雇人士保健儲蓄戶頭的機制,工作小組建議政府研究如何促成“邊賺邊繳”模式。
從應付退休後的醫療開銷、保障權益到確保技能與時俱進,勞資政協作夥伴提出一攬子協助自雇人士應付挑戰的建議。
總理公署部長兼人力部和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代表政府接受了這些建議,並將在國會撥款委員會下月初辯論人力部預算時,透露落實建議的措施以及預期時間表等細節。
去年3月成立的工作小組咨詢了約200名業者後,總結常被稱自由工作者、獨立承包商或個體戶的自雇人士,面對四方面挑戰,即報酬糾紛、收入因長期患病或受傷受損、缺少可滿足醫療和養老需求的公積金儲蓄,以及欠缺具針對性的技能提升框架。
爲此,工作小組建議推出采購自雇人士服務的勞資政標准(tripartite standards),包括透過“標准”書面合約列明付款安排、報酬、各方義務以及如何解決糾紛。
洪鼎基說,許多自雇人士提出面對發放報酬不准時、沒獲得全額報酬,或者任務範圍擴大,酬勞卻保持不變等問題。
了解到他們不願自斷後路,工作小組建議由更多行業機構協助調解糾紛。這些行業機構包括陸路交通管理局以及房地産代理理事會。
至于沒有行業機構的領域,小組建議自雇人士讓勞資政糾紛調解聯盟處理糾紛。這個聯盟目前只負責調解雇員和雇主之間的糾紛。
建議推出新保險 住院或病假期間可獲現金
盡管有家屬保障計劃和終身健保等保險産品,目前卻只有附加險能提供每日住院現金保障。工作小組因此建議推出純粹讓自雇人士在住院或請病假期間,每日可獲得現金的保險,減輕患病或受傷對收入所造成的影響。例如,讓自雇人士在住院超過一至三天期間,或病假超過一兩周時,每天都可享有現金福利。
此外,勞資政夥伴也建議爲自雇人士協會提供支援,確保自雇人士的技能與時俱進,從而制定面向不同領域的技能框架。
人力部數據顯示,每五名自雇人士中有一人其實更傾向于固定的就業安排。
針對會否擔心落實種種建議後,更多人會成爲自雇人士,工作小組主席、人力部副常任秘書李東陽說,自雇人士在整體居民勞動隊伍中所占比率10年來保持平穩,介于8%至10%之間。
“就業景觀未來是否會出現變化難以預知,勞資政工作小組也無意去預測。我們旨在扶持自雇人士,協助確保他們自雇的事業更可持續。不論未來是否有更多自雇人士,這都是我們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