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加坡成立自治邦。同年,35歲的李光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獲勝,擔任自治邦總理。當時的新加坡一窮二白,與周邊鄰國有很大不同,它是一個移民國家,70%都是華人,周邊國家虎視眈眈。
在這樣的複雜局勢下,李光耀奉行實用主義。1963年,李光耀和馬來西亞首任總理東古·拉赫曼達成協議,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但是,合並後雙方矛盾越來越大,僅僅一年就爆發了種族暴動,結果新加坡被掃地出門。
1965年8月9日上午,李光耀通過廣播向全體新加坡國民宣布獨立,跟馬來西亞分道揚镳。換句話來說,這是被迫的獨立。多年之後,李光耀回憶那段曆史時說:“宣布離開是我一生最痛苦的時刻,從沒有過這樣悲傷,我覺得我辜負了很多人,可分家已然成爲了事實。”
李光耀痛苦可以理解,因爲他認爲新加坡的情況太糟糕了,當時人均GDP僅450美元,而且經濟結構單一,更談不上工業。怎麽才能走出困境呢?我們發現李光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英語作爲官方語言,廢除漢語。
有人就納悶了,當時新加坡七成以上都是華人,把漢語作爲官方語言不是更容易得到民衆的支持嗎?李光耀可不這麽認爲,他當時廢除漢語態度之堅決,是很多人華人不敢想象的。多年之後,直到2013年李光耀才透露了當年做這個決定真正原因。
2013年《李光耀觀天下》一生出版,李光耀在書中透露了一個細節。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後,國內華人商會代表、有威望的華人等組織代表團遊說李光耀,他們希望將漢語作爲新加坡的國語。李光耀拒絕了,他說:“你們想法很好,但你們得先把我打倒,否則漢語不可能成爲我國的國語。”
李光耀認爲必須擁抱西方,而西方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有一點是李光耀感到頗爲慶幸的是,就是新加坡之前是被英國人統治,而不是法國。這樣的有一個好處,就是民間絕大多數人說的都是英語。
爲了謀求新加坡發展,李光耀成爲了“超級推銷員”,大量遊說西方企業進入工業園,鼓勵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大型企業進出,並承諾給予優惠待遇。李光耀說到做到,政府制定經濟發展計劃,權全力推進工業化,最初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
曆史早已證明,李光耀極具有戰略眼光。從1960年到1983年,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的年均增長率高達9.0%,是同期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失業率則降至3%,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1991年李光耀卸任時,新加坡的人均GDO達到了14504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12%,這是一個奇迹。
參考資料:《李光耀觀世界》、《李光耀與新加坡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