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數據顯示,在私宅領域的帶動下,2018年第一季的大宗房地産交易額幾乎翻倍,同比增加92.5%至97億7900萬元。
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的報告,單是私宅領域的大宗房地産交易已是79億1000萬元。報告指出,新推出私宅單位的強勁銷售表現爲發展商“壯膽”,進一步推動發展地段市場的樂觀情緒。
今年第一季有17個集體出售地段成交,總交易額59億1500萬元,已相當于去年全年交易額的73.8%。
不過,報告認爲,近來政府推出的新措施,可能對于通過集體出售方式買地的做法潑了冷水。這包括國人從3月起在購買超過價值100萬元的房地産時,須支付較高的印花稅,超過100萬元的部分稅率從3%上調至4%,以及發展商須對集體出售地段附近交通進行可行性研究。
第一季最大宗的集體出售交易是太平洋大廈(Pacific Mansion),售價9億8000萬元,相當于容積率每平方英尺1987元。買家是國浩置地和豐隆集團旗下公司的合資企業。
至于最大宗的商業交易,則是郭良耿家族所控制的邦典置業,以5億1400萬元把在新加坡首都綜合項目持的50%股權,賣給鵬瑞利置地集團。
另一個主要商業交易是星橋騰飛集團子公司Ascendas Vista Property,在裕廊集團“設計概念與價格收益”的招標方式下,獲得了在羅裏斯德園(Rochester Park)的白色地段,售價3億6500萬元,相當于尺價921元。
其他房地産方面,辦公樓出租勢頭在第一季持續,但比上一季緩慢,甲級核心中央商業區租金環比上揚3.2%。
商業園的兩個種類,即市區邊緣與其他地區之間的租金差別不斷擴大,前者連續第三個季度上揚,環比起0.9%至每月每平方英尺5.65元,而後者則因租用率承壓而維持在3.70元。
黃金地帶零售店面租金則在下滑12個季度後首次上升,盡管幅度不大,但這反映調整階段已過去。其中,烏節路商場租金環比起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