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個戰亂不斷的朝代,受到北方遼、夏、金等少數民族的威脅。因此在地域上選擇了“重北輕南”的政策。注重北部的防禦完善和軍隊布署,而對南方的防禦較爲松懈。同時宋朝也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武官的地位低下而文官的地位較高。而南北文人相互之間矛盾摩擦不斷,地位交替變化。我們就從其産生的原因和影響入手,簡單分析一下北宋時期實行的重北輕南的地域政策及南北文人之爭。
一、重北輕南政策的背景
要理解北宋的重南輕北的地域政策,就需要先要了解一下北宋當時的外部環境。北宋建國初期面臨著來自北部少數民族對邊境的巨大威脅。在石晉王朝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後,中原王朝失去了可以抵禦外敵的重要屏障。擁有著地理優勢和軍事實力的契丹成爲了中原王朝的一大隱患。契丹還扶持北漢割據河東與後周爲敵,對其構成了威脅。
宋代周後,爲了避免兩線作戰,宋太祖趙匡胤選擇了"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戰略政策。即先統一南方地區,而後再收複契丹扶持的北漢。矛盾在真宗時期激化,掌握了宋朝防禦部署的遼國大舉南侵,宋朝被迫簽定澶淵之盟,簽定了一系列和約。同時西部的"夏"也在北宋自顧不暇的時機發展壯大。甚至與遼聯合共同對抗北宋。在巨大的壓力下北宋又丟失了靈州,北宋喪失了河西的戰馬,同時也喪失了國家的河西屏障,形勢更爲嚴峻。
在澶淵之盟後,北宋與遼之間有短暫的和平時期,互相通商,貿易不斷。據《宋史》記載"終仁宗、英宗之世,契丹固守盟好,互市不決"。與此同時,與宋與夏的矛盾不斷激化,夏的實力不斷擴張。到寶元元年,元昊稱帝建立大夏時,據《西夏書事》記載,其地域已經"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裏,依賀南山爲固"與宋和遼相抗衡。
北邊部邊境的持續不斷的巨大威脅,推動了北宋對北部地區的重視。導致了北部邊境不斷加強防禦而南方的防禦相對忽視的局面。北宋形成了重北輕南的地域政策。
二、北宋重北輕南的地域政策
1、宋初的地域政策
不同于漢唐繼承的是秦和隋留下的較爲完整的帝國,宋的取代的後周只是當時分裂的多個小國中較大的一個,沒有較爲穩固的基礎。且漢的主要威脅來自匈奴,唐的主要威脅來自于突厥,都是屬于居無定所的強大部落,而宋建立時,遼已經是北部一個強大的國家,且掌握了地理優勢。因此統治者需要用有限的實力保證國家的安全,選擇怎樣的政策就顯得由爲重要。
最初,宋太祖在統一國家時聽從了大臣的意見,在統一方針上選擇了先南後北的政策。先收複南方的一些弱國,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勢力。穩定後方的同時爲北伐積蓄力量,避免了兩面作戰的被動局面。最後討伐由契丹支持的北漢政權,完成統一。這是一種較爲穩妥的策略,卻也爲宋朝的偏安埋下了伏筆。
2、重北輕南的政策
由上文我們可以了解到,對北宋安全的主要威脅來自北部邊境。北宋的北部邊境紛爭不斷,並不安甯。各方勢力虎視眈眈,還丟失了北部重要的屏障,喪失了地利防守起來更爲困難。爲了應對來自北方諸多少數民族帶來的威脅,北宋實行了重北輕南的地域政策。即相對重視北部地區的防禦部署而相對忽視南方的防禦。
北宋對北部邊境的防禦十分重視而對南方的防禦較爲忽視,導致了重北輕南地域政策的出現。北宋初期,最大的威脅來自于契丹。由于西北地區的少數政權如吐蕃、黨項等已經基本上分化瓦解,已經不能構成威脅。北宋的防禦重點在對北邊強遼的防禦上,對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防範較爲松懈。對這些少數民族的首領封官賜爵,以溫和的手段讓他們歸順。並且與其經行經濟貿易,並且保持了五代以來的市馬貿易,邊境上存在著大量馬匹交易的市場,這也一度成爲北宋馬匹的主要來源。
而後“夏”的建立使得北宋將防禦重點轉移到了北部邊境。這一與遼、宋鼎立的龐大勢力嚴重威脅到了北宋的安全。在簽訂澶淵之盟後北宋與遼有過長時間的和平,北宋也有了精力來應對這個來自西北的威脅,其防禦的重心也由北方轉至西北一帶。北宋整頓兵馬,部署軍隊。還通過加強與周邊勢力的聯合,通過經濟貿易等方式使得周邊勢力聯合的方式牽制夏的發展。
由此可見,當時的軍事重心在北方而對南方相對忽視。南方主要是經濟中心,爲前線的作戰提供物資。《輿地紀勝》這樣記載:“朝廷禦邊,重西北而輕東南。”一是由于當時的主要威脅都來自于北部地區,而南部地區少數民族的勢力較弱且相距較遠不能聯合,並不能構成威脅。二是南方地區的紛爭向來以招撫爲上,和平解決不尚攻伐。所以統治者認爲南方相對安全而北方爲主要威脅。
王小波、李順的起義暴露了南方關注不足的問題,當輔臣說到“蜀地無城池,所以失其禦”時,真宗卻認爲南方生亂則爲官吏無才無德,重新派遣精明強幹的官吏就好。而後的多次叛亂暴動讓真宗認識到了南方守備不足的事實,並且說到:“朕記國朝以來,廣南、西川,以遐遠之地,電泊軍士未嘗給兵器,習武藝.”北宋的統治這並非不治南,只是當時來自北方的威脅更大,是首要文體,因此更爲注重北方的問題,而相對忽視了南方的管理。
三、南北文人之爭
1、南北文人地位之爭
在宋初南方的文人受到歧視,對南方的文人極力打壓,而北方文人是頗爲自傲的。“選用人才多取北方……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首先是在宋朝以前,將相多是出于北方。還有在真宗以前,宰相都是出自北方,開國皇帝趙匡胤甚至在宰相堂寫上“南人不能座次堂”,也就是規定南人不能做宰相。隨著南方文化氣息的發展,真宗時廢除了這條規定。但北方士子卻對南方人做宰相表示不滿,宋人邵雍心中憤憤不平,甚至認爲天下大亂是因爲南方人的緣故,說到:“南人作相,亂自此始”。
而後由于北方的戰亂導致文化衰落,相對和平的南方文化發展迅猛。再加上隨著戰爭的失敗到導致的人口大量南移,南方的士人開始自傲。爲了彌補國家戰敗後的羞愧心理,他們將北方的少數民族看作蠻荒之人,自然北邊的文化教養不能與南方相提並論。認爲南方是漢文化的傳承所在,有著毫無理由的自信。
2、南北科舉榜單之爭
在宋朝之前,科舉榜單上多是北方士子,直到唐宣宗大中四年湖南省才出了第一個進士劉銳。而後的科舉榜單也是以北方士子居多。但到了宋朝,由于北方連年戰亂導致了北方士子在科舉榜單上的人數要遠遠小于南方士子。
司馬光最先這種現象提出意見。他的方法是調整科舉考試的內容。司馬光認爲詩賦不足以選拔人才,應該改爲考察《春秋》、《論語》、《周易》等經文。表面上看是改變考試內容,與南北士子之爭無關。實際上是爲了更優待北方考生。因爲北方士子擅長經文而北方士子擅長詩賦。”暗中幫助了北方士子。
而後司馬光由上奏到,由于不同地區的情況不同,應該分區域取士。雖然每一地區劃分的名額差不多,但由于南方士子在科舉中的比例要高于北方士子,在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相當于減少了南方士子的機會。
從江西吉安中舉的歐陽修對此不滿,並正面爭對到:“所以科場取士, 東南多取進士、西北多取經學者, 各因其材性所長而各隨其多少而取之。今以進士、經學合而較之, 則其數均, 若必論進士, 則多少不等。”還表示如果按次法推行將導致“東南之人應合格而落選者多, 西北之人不合格而得者多”使國家不能選到合適的人才。而後南北士人之爭一直存在,各朝也通過各種手段解決這一問題。
四、小結
宋朝北部邊境面臨的來自遼、夏等少數民族的重大威脅,致使北宋將治理和防禦的中心放在了北部地區,而忽視了對南方的治理,形成了重北輕南的局面。宋朝的戰爭失敗到至了人口大量南移,文化中心也由北方轉至南方,相對和平的南方文化發展更快。而戰爭的失敗也激化了南北士人之爭,南方士人爲了撫平戰爭失敗帶來的傷痛將北方人描繪爲粗鄙不堪的形象,認爲自己才是漢文化傳承的中心。而後科舉上南北士人名額上的巨大差別更是激化了南北士人間的鬥爭,都想著爲自己謀得更多的名額。
參考文獻
1、《北宋禦邊戰略的演變與西門市交易》
2、《宋書》
3、《西夏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