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共有六家本地公司前往香港首次公開售股(IPO),大多數股價和發售價差不多或更低,只有餐飲集團聚利寶控股(JLOGO)一枝獨秀,股價漲了約四倍。
近期中美貿易關系緊張等不利因素影響香港股市表現,六家在港交所挂牌的本地公司當中,HKE控股、Republic Healthcare和ZACD集團的股價接近發售價,HPC Holdings和日光(1977)控股(Sunlight 1977 Holdings)則跌了近半。
聚利寶漲四倍
聚利寶控股在新加坡經營八間餐廳,包括中環正宗香港茶餐廳、黑社會和“Greyhound Cafe”,在馬來西亞經營21家“Bread Story”面包店。
這家公司于5月9日在港交所創業板開始交易,發售價是0.50港元,短短兩個多月股價已漲至2.50港元左右。
輝立證券全球市場高級交易員徐盛宇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公司的毛利率十分高,2017年超過76%。雖然最近貿易戰持續升溫,全球股市動蕩不安,餐飲業作爲防禦板塊,所以表現尚好。
“而且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劉婉貞表示,未來會繼續擴充業務,在新馬兩地開設新店,前景值得期待。因此這家公司上市至今,股價表現比較強勢。”
兩家去年上市的本地公司,股價也還保持淩厲走勢。道路工程及建築租賃服務公司雙運控股(Shuang Yun),股價從IPO時的0.56港元漲至周五的2.83港元。供應建築建造業人力物流住宿的Kakiko集團,股價則從IPO時的0.52港元漲至1.62港元。
另外,2016年上市的汽車服務供應商正力控股(Zheng Li),股價從IPO時的0.40港元漲至5.77港元。
反而是去年備受關注的電玩産品公司雷蛇(Razer),股價從3.88港元跌至1.79港元。
徐盛宇表示,香港投資者對新加坡公司的興趣是有的,但是不會像中國的一些獨角獸企業那樣帶來轟動效應,畢竟無論是企業規模和影響力,新加坡企業都難以比擬。
另兩家本地公司准備赴港
在2013年,只有兩家本地公司到香港上市,2016年增至六家,到了去年則多達15家。
今年除了已在港交所上市的六家公司,新交所挂牌的中色金礦(CNMC Goldmine)本周剛提出申請,准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新加坡廚具(Singapore Kitchen Equipment)6月也已提交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
另一方面,2016年8月從新交所除牌後,傲勝國際(Osim International)的母公司V3集團(V3 Group)去年4月向港交所提交申請書,不過上市計劃兩度展延,可能會拖至今年底。
德勤(Deloitte)全球上市及國際會計標准整合服務新加坡業務總監鄭惠玲表示,從2015年至今共有29家新加坡公司在香港上市,當中有九家是建築相關公司。它們在香港IPO的本益比是雙位數,在新交所則只有個位數。此外,新加坡企業希望通過港交所向大中華發展,以及進軍中國過萬億元的機構投資者市場。
徐盛宇也認爲,港交所股票的市值和流動性都比新交所來得好,有利于公司的估值。此外,香港作爲世界與中國的橋梁,在港交所上市有助本地公司打響在中國的知名度及吸引投資者,所以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加坡公司到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