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陞表示,新推出的兒保篩查指南和兒保通報指南,將能確保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掌握同一套標准,有系統地評估涉及孩童的家暴案。此外,警方正在檢討處理家庭暴力案件的標准作業程序,並計劃從三方面改進。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推出兩份指南,協助經常接觸孩童的教師、社工和其他前線專業人員辨識潛在的虐童個案,並在必要時盡早通報當局。
隸屬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的兒童保護服務處早在2015年就同相關領域的夥伴合作,開始著手制定兒保篩查指南(Sector Specific Screening Guide,簡稱SSSG)和兒保通報指南(Child Abuse Reporting Guide,簡稱CARG)。
前者適用于定期接觸孩童的前線專業人員,包括教師、醫生和社工,後者則適用于更熟悉兒保問題的專業人員,如學校輔導員和醫療社工,協助他們判斷是否將案件轉介到兒童保護服務處。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李智陞昨天在全國家庭暴力研討會上爲這兩份指南主持正式推介儀式,進一步推廣給更多相關業者參考。
李智陞致辭時說,指南將能確保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掌握同一套標准,有系統地評估涉及孩童的家暴案。
關懷家暴援助中心經理藍惠群(28歲)參與指南的制定工作,並加以試用。她受訪時說,不同個案涉及的問題繁多,爲免顧此失彼,指南能爲社工指引方向。
藍惠群舉出關懷家暴援助中心處理過的個案進一步說明。一名社工當時得知一對父母疏于照顧五個孩子,經常不在家,讓較年長的孩子獨自照顧弟妹。
社工提出關注後,身爲母親的非常願意解決問題,包括調整工作時間,以及安排孩子的外婆偶爾到家裏照顧孩子等。
社工原本希望這些改變能讓情況好轉,不過問題仍持續,更糟的是,這名母親無力阻止有暴力傾向的丈夫回家對孩子動粗。
藍惠群說,其中一名孩子爲了保護自己,甚至帶美工刀到學校,結果被老師發現,因此又通知社工介入。
“指南將有助于社工清楚明白,問題不在于看護者多有心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對方倘若沒能力有效保護孩子,按理應通知當局介入。”
藍惠群說,有了上述指南後,不管是同警方或校方溝通,都比較方便和容易讓對方理解社工處理案件的出發點。
當局去年調查894起虐童案
數據顯示,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去年共調查894起虐童案,2008年爲263起。
昨天的研討會由全國家庭暴力網絡系統主辦,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和新加坡警察部隊聯合主持,出席者約500人。
警察部隊行動局副局長李樹彬助理警察總監在研討會上透露,警方正在檢討處理家庭暴力案件的標准作業程序,並計劃從三方面改進。
這些調整包括,明確指示在鄰裏警崗或鄰裏警局的前線警員鼓勵前來求助的受害者正式報案,即使對方當下沒有披露任何犯罪行爲,以及把對親密伴侶的施暴行爲明確列爲家暴性質處理。
另外,警方目前要將案件轉介給社工,必須征得受害者的同意。警方希望改變這個現狀,將所有涉及家庭和親密伴侶的案件都轉介給社工跟進。
李樹彬說,警方仍在與法律部門的同事研究,確保這麽做不會抵觸法律條文。“如果行不通,我們會探討其他辦法以達到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