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局去年一共加息四次,今年則有可能加息兩次,讓向來維持在低水平的利率逐步正常化(normalisation)。
你或許會好奇,爲何加息是“正常化”?目前的貨幣政策與利率情況是反常嗎?
那這就得從11年前的全球金融風暴說起了。當時,許多國家爲了拯救經濟,紛紛實行財政刺激措施。
十國集團(G10)推行了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計劃、減少利率或實行負利率政策,讓貨幣走軟。
簡單來說,這個計劃相同于印鈔票。中央銀行會買入政府證券,例如國債,把更多的金錢注入市場,提高市場流動性。
流動現金增加也促使利率下調,從而帶動更多借貸活動。
美國的第一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是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倒閉後推出,當時聯儲局將資産負債表由8800億美元(約1.19萬億新元)擴大至2.3萬億美元,並穩住了金融市場。
兩年後,美國在就業情況不理想及面臨通縮的情況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
除了美國,其他國家也在這期間進行量化寬松政策。
新加坡沒有直接調整利率,而是在外彙市場上買賣新元來調控貨幣政策。一般上,新元銀行同業拆息率(SIBOR)與美國利率有挂鈎。
在金融風暴之前,三個月SIBOR于2006年期間處在3%,之後風暴來襲時跌破1%。
低利率能夠促進借貸,但這僅是刺激經濟的權宜之計。利率不增長,也意味著金錢會越來越不值錢,金融機構同樣會被拖累,無法賺取利潤。
再者,低利率也可能造成經濟泡沫形成,並可引發另一次金融危機。
過去幾年,世界各國央行開始讓利率正常化。除了美國加息,歐洲央行前年起,縮減債券購買計劃。英國央行也開始調高利率。
在我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去年兩次收緊貨幣政策,讓新元略微加快升值的步伐,以確保物價上漲的幅度不會過快。
三個月SIBOR過去一年來緩緩上揚,從1%水平上揚至1.88%左右。
利率的上調,對一些小市民來說是好事,因爲儲蓄戶頭的利率有所增加;銀行的利潤同樣上揚。不過,這也促使房貸利率上揚,因此對一些有房貸者來說,未必是佳訊。
各國如今踏上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道路,但利率要處于什麽水平才算是正常呢?
其實,正確的答案並不在于數字,而是各國央行要在借貸的供應和需求之前找到平衡。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最正常的情況,當然是能夠讓企業和經濟增長,並避免造成泡沫形成的環境。
(《博學多財》:從普通市民的角度來理解常見的經濟和財經術語和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