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應該意識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規律,需要父母給予不同的養育方式。每一個育兒方法都不是機械式地生搬硬套、照搬照抄就能見效,更重要的是理解方法背後的本質,結合孩子的性格與家庭環境的不同,靈活使用。
我的兩個娃都是我親生的,但是性格迥異,需要不同的引導方式。
比如:
兩周前他倆剛剛參加了一次跆拳道比賽,都得了銅牌。但是,兩個人對這個成績的解讀卻是不同的:
9歲的淏仔說:我踢得不好,教練可能會生氣。我應該再踢好一些,我本來有能力拿銀牌,都怪我表現不好,我太緊張了……
7歲的玥玥說:我踢得非常好,每個動作都對,都很標准。是評委評得不好,不然我應該拿金牌的!希望以後的比賽再也不是這樣的評委了。
當成績不如意時,一個向內看,自責;一個向外看,他責。
一個需要鼓勵,引導他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越來越自信;
一個需要引導她正確分析問題,正確認識自己,看清自己與對手的差距。
在學習上,兩個孩子也有很大的差異。
淏仔上一年級的時候,每次做作業情緒波動都很大,尤其遇到不會寫的作業,或者又耗時又麻煩的作業時,就會發脾氣或者哭。他的一年級是我一天一天地陪過來的。
玥玥上一年級就獨立寫作業,不需要我陪,她自己一個人安靜地坐在學習桌旁,晚飯前基本就會把作業寫完。可是,當時我沒有意識到,玥玥高效自律的寫作業習慣沒有形成。直到二年級作業量大了,她有時候居然能寫上五六個小時,能寫到晚上九點多。所以,我從二年級開始陪她寫作業,培養她專注、自律、高效的學習習慣。
不止我這兩個性格迥異的孩子需要我不同時段培養高效自律的能力,其他孩子也是如此。我接觸到很多的孩子,學習上出現的問題五花八門,有的讓父母極爲頭疼。
比如:
- 寫作業總是三心二意,一會出來要吃的,一會出來要喝的;
- 有的孩子十幾分鍾都坐不住,寫著寫著就開始玩上了;
- 有的孩子做作業總是很拖拉,拖到十點十一點才能勉強完成;
- 有的孩子回到家非要先看動畫片,看起來又沒完沒了的;
- 有的孩子寫作業就是圖“快”,不去管質量高低,做完就行,字寫得很爛,口算錯一大片……
出現這些情況,都是因爲孩子的“自控力”不足。所以,無論孩子性格如何,除了少數天生懂事省心的孩子之外,大多數孩子都需要後天培養“自控力”(自律能力)。
千萬別說“快別給家長找事兒了,讓孩子們自己成長吧,慢慢就會了”這樣的話!
因爲即使是我們成人,自控力(或自律能力)也非常堪憂。不然,你可以想想你睡覺的時間,你拿起手機後是否按照計劃的時間將手機放下?你是否按照你的規劃在看書和工作?……
成人想要提高自控力都不容易,想讓孩子自己學會自律,更是難上加難。
自控力,是需要引導和培養的。我們越早培養孩子自律,用的心力越少。越晚培養,就越難;因爲惰性和壞習慣一旦養成,想戒除太難了。
正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孩子的自律能力,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培養出來。
(一)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孩子上幼兒園的沒作業,上一年級的時候作業非常少,隨便找個時間寫一寫就寫完了。但是到了二年級甚至高年級,時間管理能力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我對玥玥就是從培養她的時間管理能力入手的。
最直接的引導就是:讓她放學後,第一件事拿出“作業記錄本”,預算每一項作業的時間,然後算出完成作業的總時間。根據這個總時間,安排晚上的活動內容。
- 如果作業多,那麽以作業爲主,先做作業;
- 如果作業少,選擇自己認爲合適的時間學習即可,其他時間自由安排。
最開始,玥玥預算作業的時間誤差較大,我們無需矯正。等孩子預算幾天後,她就會慢慢摸索出自己每項作業較爲准確的時間。到現在爲止,玥玥已經預算了兩個月,誤差已經很小了。
淏仔則是從一年級就開始預算作業時間。昨天晚上他主持人課上完回到家,一邊吃飯一邊念叨:“我的作業還沒寫完,大概還需要兩個小時的時間,媽媽,我今晚可能要寫到九點半了。”當他有這個預算和時間意識,他就會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比如昨晚他不用催,自己就知道要快速吃飯,快速坐到學習桌旁抓緊時間寫作業,以免熬到更晚。
那些寫作業拖拉的孩子,尤其適合這種方式。下面這張圖片是我貼在玥玥學習桌上的作業完成內容和步驟,供大家參考。
(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寫作業慢,除了智力因素和學習方法之外,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專注力”。如果一個孩子在寫語文作業的時候,想著明天要穿什麽衣服;在寫數學作業的時候,想著白天發生在班裏的事情,或者想著剛剛看完的動畫片、玩過的遊戲……心思經常不在學習上,那麽有可能十分鍾也寫不完一道題。
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做出一定的努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專注力。
比如:
陪著孩子寫作業。當孩子走神時,及時提醒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作業上。時間長了,孩子會慢慢形成專注寫作業的習慣。
但是,我們提醒孩子的時候,要善意地提醒,不是批評和辱罵式地提醒,否則孩子會反感我們的陪伴,甚至會更加反感寫作業。
再比如:
如果我們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計時器,或者讓孩子將每一項作業定時完成。有一個時間在那裏把關,孩子也不容易走神。
當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時,我們要及時給孩子鼓勵和認可;
當孩子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時,我們也要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或者我們要告訴孩子專注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發自內心地認識到這樣做能讓自己成長得更棒。
(三)培養孩子的規劃能力
規劃能力,狹義上說就是指安排事情先後的能力。
事情可分爲四類:
- 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
-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 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 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讓孩子明白這些概念(即使是一年級的孩子也能理解這些詞語),把自己放學後或者周末想做的和要做的事情歸歸類,然後排出一個合理的順序去做。
比如:
當作業非常多的時候,那麽玩玩具這個既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情就可以往後放,有空余時間就去做,沒有就算了;
即使按時去上特長課很重要,但是孩子臨出門前突然想大便,這個緊急的事情也一定要排在前面,讓孩子解決完生理問題,再去上課,遲到便遲到了;但是下次我們可以早些出門,即使有這種突發情況,還有空余時間可利用,不會導致遲到發生。
即使是作業,也有不同的順序。比如手抄報,如果孩子第一個做這個作業,他有可能寫寫畫畫兩個小時,導致後面的作業拖到很晚;此時我們可以建議孩子把這項作業放在最後一項做,如果剩余時間寬裕,就認認真真做手抄報;如果很晚了,那麽就相對簡單地做一份,畢竟充足的睡眠時間是非常重要的。
(四)培養孩子控制思想和憂慮的能力
其實,這一點非常基礎也非常關鍵。
因爲無論我們如何引導,如果孩子不是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一點的話,我們帶來的多半是親子之爭,一個命令,一個反抗或逆來順受。
所以,在思想上與孩子統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我們將要做的和將要培養的對他的成長和未來有什麽幫助。讓孩子明白的方式不是只有講道理,還可以結合經典的電影、經典的繪本、經典的名人傳記等,給孩子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和上進的思維方式。
然後,我們才能進行細節方面的引導、提醒、指導與跟進。
“控制憂慮”的能力也很重要。有的孩子畏難情緒嚴重,這件事還沒開始做,已經發愁是否能做好,做不好會挨批評……比如我家淏仔,就是這樣,他會在做事之前先去憂慮出現消極方面的結果該怎麽辦。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做事的心情和效率。
之前都是各種鼓勵,用積極地情緒引導他,沖淡消極情緒。
上周末剛剛帶著兩個孩子看了《冰雪奇緣2》,于是,我又多了一個很有效的說法:“像愛莎和安娜一樣,如果不知道以後會如何,那麽就先做好下一件事。”當淏仔這周一因爲作業太多,發愁做不完的時候,我就對他說了這句話,他馬上就淡定了很多。這就是經典電影的作用,不用我們大費口水講道理,一句話提點,他就明白背後的含義。
(五)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
目標意識一定要有!渾渾噩噩的人生,不但會讓人越來越消極懶惰,而且還會毀掉人的價值感甚至整個人生。
有的孩子目光長遠,能想到將來從事何種行業,或者定居哪個城市,這是大目標,很好;
有的孩子看不到那麽遠,只能看到這次考試進步或是退步,即使定一個學習上的階段性小目標,也很不錯。
無論大目標還是小目標,只要定的恰當,都會激勵孩子努力前行。
目標制定的前提一定是孩子通過努力能夠實現,或者能夠實現大部分。千萬不要好高骛遠,定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讓孩子以爲那只有“神仙”才能辦到。如此的話,不但沒有激勵孩子學習,反而給了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會讓他自暴自棄。
最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通過父母適當的培養,專注力和自控力越來越好,不斷努力成長,成爲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