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國沒有建核電站的計劃,但涵蓋五個東南亞國家的研究發現,新加坡人仍普遍關注核能新聞,尤其是在發生核泄漏等意外事件,或鄰近國家宣布有意建核電站後,國人會討論這個他們一般不會觸及的課題。
也有一些國人因爲計劃要到發生過核事故的地方,或有親友住在這些地方而關注和討論核能課題。
研究也發現,除了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的受訪者就算能接受興建核電站的計劃,但都同時出現了鄰避(not in my backyard)的心態,也就是希望核電站建在離他們住家非常遠的地方。
了解如何有效傳達核能信息
這項研究由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何淑儀副教授帶領的一組專員完成。
他們通過小組討論,了解受訪者從哪些管道獲取核能相關的新聞和知識、什麽時候會特別關注核能新聞,以及對各種信息管道的信任度等。
與常見的“量化”研究不同的是,這類“質化”研究結果不以數據爲主,而是深入了解受訪者的看法。
研究人員指出,核能是備受爭議的科技,但由于東南亞至今沒有啓用任何核電廠,因此本區域民衆一般不熟悉核科技,也存在著民衆太高估核能風險,但專家又過于低估風險的情況。
研究人員因此想要了解各國政府若要有效地傳達核能信息,應通過怎樣的方式和管道。
自日本在2011年發生福島核事故後,本區域有些國家建核電廠的計劃喊停,有些因民間壓力而延後;中國數年前則宣布要在10年內建超過60座核電廠。
南大團隊認爲,各東南亞國家之間有共生關系,有效地傳達核能信息有助于提高新加坡人對區域核能發展的意識,也能更好地應對任何核課題。
何淑儀博士向來著重于研究社交媒體和其他通訊管道如何影響公衆對科學和科技的態度。
她說,此研究顯示,較年長國人一般通過報章和電視紀錄片等管道獲取核能信息,較年輕者則傾向于上網,尤其是提供小塊信息的社媒平台。
“這不意味著傳統媒體就不該有深入的報道,而是顯示要更有效地把信息傳遞給年輕族群,可考慮多用互聯網。”
研究人員也留意到,馬國、印尼和越南人中學時就接觸核能教材,對核能有基本了解。相比之下,新加坡和泰國學生要到初級學院或大學時才會接觸到這些知識。
“若要提高國人對這類硬題材的認識,確實可從中學起讓人們了解輻射和核分裂等科學理論。人們更了解核電廠的益處和風險,總比完全不清楚就抗拒它來得好。其他研究也顯示,人們更認識某個課題後未必就完全支持,因爲支持與否更多取決于個人信仰、價值觀以及對不同機構的信任度等。”
2012年研究:我國暫不考慮建核電站
隸屬總理公署的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前年受詢時向《聯合早報》重申,政府在2012年已完成我國是否應探討核能發電的“可行性前期”研究。
結論是當時的核能技術不適用于本地,因此暫不考慮建核電站,但須培養了解核能安全的專才。南大上述研究獲基金會資助。
研究報告2月刊登在學術期刊《能源研究及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