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玮婷 報道
聚集大衆的巨型“客廳”、結合城市農場和公共空間的場所……這些都是公衆重新打造巴西班讓發電區的一些創新點子。
市區重建局和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日前宣布舉辦比賽,廣邀公衆爲巴西班讓發電區的發展出謀獻策。
爲讓有意參賽者更好地掌握現場環境,主辦方昨天和今天特別主辦兩場導覽活動,讓參賽者參觀發電區,並安排解說員分享該區的曆史背景和個別建築的用途等。120個名額全部爆滿。
導覽活動參與者之一李達豪(47歲)從事建築設計超過10年,目前經營一家建築設計公司。
他說,上述比賽有別于一般的建築設計比賽,因涉及的建築雖富有濃厚和重要的曆史價值,但卻不太出名,而且一般人不容易進出該區。
“到場親自觀察後,我們更清楚了解這裏的周遭環境和建築、結構和空間設計,也明白場地的一些局限等……像是水體、建築和周圍綠地的具體銜接性,這些是照片無法闡明的。”
問及現有建築有哪些地方較吸睛,李達豪說,發電廠采用了彩色玻璃,且玻璃紋路都不同,讓發電廠透著一股“神聖”感。
市建局今年3月底公布2019年發展總藍圖草案時提到,前巴西班讓發電廠將對外開放,把巴西班讓發電區打造成全新的生活時尚和獨特工業遺産區,並通過巴西班讓直線公園(linear park)連接其余南部瀕水地區。
巴西班讓發電區占地約15公頃(約15個足球場大小),區內的設施包括“A”發電廠、“B”發電廠、泵房和前員工住宅等。兩座發電廠建于上世紀50至60年代,其建築風格反映了我國早期工業發展的曆史。
發展計劃10年內陸續推出
市建局建設規劃(中西區)署長曾雪玲受訪時說,發展計劃希望爲巴西班讓發電區注入新活力,吸引社會各階層的公衆前去。她希望參賽者在設想點子時,能考慮到發電區的周圍環境和曆史價值,把握發電區的工業特色。
曾雪玲說,巴西班讓發電區的一些發展計劃將在未來五年至10年陸續啓動。
主修建築設計的林宇恒(26歲,學生)說,現今社會對城市農場的關注度較大,因此不排除把這個元素融入設計中。
“部分空間可用來做農場,其余的空間則可能打造成公共空間,讓公衆可以沉浸在類似公園的環境中。在建築中納入實際用途,也能間接追溯到發電廠過去是提供公用服務設施的曆史。”
謝宇軒(23歲,學生)的一個想法是將前發電廠打造成一個城市客廳,成爲休閑好去處。
“很多人喜歡光顧星巴克或咖啡座的一個原因就是要找個地方休息聊天,我們也能在這裏提供這樣的空間……雖然這裏交通有些不便,但只要地方有吸引力,公衆還是會來。”
公衆可上網(https://ura.sg/powerdistrict)了解詳情及報名參賽,截止日期時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