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觀察
網絡時政媒體聽了昨天的國會辯論,如果有意拿什麽來調侃的話,調侃對象大概非義順莫屬。這一區過去幾年不時出現各種奇葩的社會案件,包括虐貓殺貓、意圖用眩暈槍襲警、來曆不明男子挨戶問家中有沒有小孩。到了昨天,成爲談資的是有人從高樓抛衛生棉的現象。
與其說義順問題怎麽這麽多,不如說是因爲這個集選區的議員在反映社區問題上是出了名的踴躍。別小看這個衛生棉,義順集選區議員昨天用它與環境及水源部兼衛生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來回周旋數個回合,未分高下。但這一來一往,倒牽出了政府應對高樓抛物問題的幾個盲點。
高樓抛物問題在國家環境局2012年采用帶視像分析技術的電眼後受到一定控制,當局六年多共逮捕超過2200名高樓抛物者。這個問題近期之所以再次受到關注,是因爲上個月18日發生的一起命案。一名男子涉嫌當晚從高樓抛下一支玻璃瓶,釀成了一死一傷的禍害。共六名議員以口頭詢問和補問的方式,要求政府加大取締高樓抛物者的力度。
“議後”李美花(義順集選區)昨天反映困擾區內多時的“高樓抛衛生棉”問題時,指環境局在捉拿垃圾蟲上沒有持之以恒,還撂下金句“看來問題只能等這個垃圾蟲到了更年期才能解決”。如此“血淋淋”的形容,直叫議事廳裏的議員哭笑不得。
許連碹隨即回應,說當局收到的相關資料只有一張照片,能采取的行動有限。但李美花申辯,義順當局提交的照片不只一張,還包括圈定出來的住戶範圍。
垃圾蟲久久不落網,把焦點引向閉路電視是否管用的爭辯上。黃國光(義順集選區)反映,當局每次架設閉路電視都有一定期限,在這期間垃圾蟲都不會隨地扔垃圾,但閉路電視一撤走就故態複萌。如果閉路電視只能扮演稻草人的角色,那高樓抛物問題充其量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政府在閉路電視問題上主要有兩點論述:一、齊之以刑不如齊之以禮,長遠之計是進行更好的宣導和教育工作;二、目前閉路電視已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不過,這兩個論述都沒有辦法短期內有效、全面防止高樓抛物。如李美花所說,每次架設閉路電視只架設五天,“哪有人的生理期是五天一次”?
許連碹說得沒錯,高樓抛物說穿了是人的問題,閉路電視不是萬靈丹。但這個“人的問題”在議員們看來,也包括當局是否勤于審查閉路電視,找出誰是垃圾蟲。許連碹才剛說當局今年靠閉路電視成功對四個垃圾蟲執法,但李美花隨即指出,正是因爲她催促當局去翻查錄像,才成功找出罪魁禍首。當局多常翻查閉路電視錄像的問題沒有得到回答,李美花欲再追問,但議長礙于已有幾輪補問,加上議事日程緊湊,指示此議題辯論就此作結。
本月國會辯論的口頭詢問,環境問題占據衆人視線。前天是蠓蟲問題,昨天是高樓抛物,前者是環境因素所致,後者則是人爲因素居多。就人爲的這部分,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可以采取主動,但政府昨天的答複除了重申現有政策的效用,實際上沒有就最新的事態發展給議員們任何定心丸。衛生棉也許只是個比較形象的例子,肯定沒有人希望看到因高樓抛物而再次出現像上個月那樣的血淋淋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