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失智症協會全球調查顯示,約66%受訪公衆認爲年老時自然會患上失智症,因而也不會主動求診。
對失智症的誤解與偏見或導致人們不盡早求助,影響生活素質。國際失智症協會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約66%受訪公衆認爲,人們在年老時自然會患上失智症,因而不會主動求診。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不僅僅是年長者會受影響。
這項常年調查旨在了解社會對失智症的意識與態度,近7萬名來自15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公衆參加,224人來自新加坡。接受調查的包括失智患者與看護者、一般公衆及醫療人員。
根據調查,一般公衆對失智症有負面印象。全球約33%公衆覺得若患上失智症,醫療人員不會加以理會他們。參加調查的患者中就有半數反映,有“不被理會”的感覺。東南亞地區的受訪患者中則有約63%反映,會被他人取笑。另外,全球公衆也普遍認爲社區欠缺針對失智病患和看護者的服務,只有少過40%覺得這方面的資源充足。
調查也顯示,照顧失智家人對看護者會造成一定的壓力,超過五成覺得看護工作影響了自己的健康,超過六成覺得社交生活因看護責任受到影響。約35%會向他人隱瞞患者的病情。
國際失智症協會指出,對失智症的偏見是阻礙人們求助的關鍵,這有可能拖遲患者求助,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與社交。
新加坡失智症協會總裁符祥明昨天在“世界失智症月”嘉年華會致辭時指出,國際調查反映全球社會對失智症的意識偏低,新加坡失智症協會與新加坡管理大學早前公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失智患者因病狀感覺羞恥、被人排斥。
失智患者與家人擔任宣傳短片主角
爲了降低公衆對失智症的誤解,新加坡失智症協會推出宣導運動#DespiteDementia,由失智患者與家人擔任宣傳短片主角,分享他們的生活。
符祥明說:“我們須把重點放在失智患者能做的事,而不是無法進行的事,希望借此鼓勵更多患者與家人分享他們的故事,讓大家知道他們所經曆的,不需要因爲失智症感到羞恥。”
根據協會今年4月公布的本地調查,受訪的患者中多達72%感到被排斥和孤獨。有半數認爲自己無法對他人坦白病況。
在銀行業工作的劉秀鸾(48歲)陪母親出席嘉年華會。前年被診斷患有失智症的母親(75歲)是其中一名排舞表演者。她指出,母親一向熱愛舞蹈,以前能自己到教堂或民衆俱樂部練舞,現在由家人負責接送。“如果發現家人的行爲或情緒有變,不要以爲是性格或年紀大的問題。盡早求醫,可以幫助患者維持有素質的生活。”
失智症協會與連氏基金也在嘉年華會上推出“一人一故事劇場”,讓觀衆分享他們的看護體驗等,並由Tapestry Playback Theatre劇場演員即興演出。
10年前患失智症及早求診 八旬長者如常生活與活動
年過八旬的林山河10年前被診斷患上失智症,因及早發現尋求治療,他能在家人的支持下維持一貫的日常生活與嗜好。他每天自己准備早餐、照顧寵物狗,還能幫妻子做家務。家人盡量讓他自理,保有“一家之主”的尊嚴。
林山河(81歲)說:“多做事,才能鍛煉腦力。有家人的鼓勵,生活還是可以如常過。”
林山河與家人是失智症協會宣傳短片的主角,在片中分享日常生活。他每天起身梳洗後,一定穿得整整齊齊,“因爲外表好,心情也會愉快”。
這名音樂愛好者平時會與妻子和兒子在家中唱卡拉OK,因爲“唱歌看歌詞,也能鍛煉記憶”。曾擔任護士的妻子有時也會陪他到樓下散步,活動筋骨。
2009年,林山河被診斷失智的那一年,妻子陳桂英(76歲)也被診斷患上癌症。兒子林國源(38歲,自雇者)同時得照顧兩老,但一家三口相互扶持,克服挑戰。
林國源受訪時說:“我們一家都很開心能參與短片拍攝,希望借此讓更多人認識失智症。一些人可能不了解這個病況,不知道如何對待患者。有時,我們在外用餐,父親花比較長的時間點餐,可能因此遇到一些人不耐煩的臉色。其實,他只是比較難消化菜單的詞彙,如果菜單有更多照片,就容易多了。我希望社會能了解失智患者面對的挑戰,打造一個更支持他們的環境。”
失智症協會在接下來一年還會推出另兩支短片,分享其他家庭的故事。
去年,我國有約8萬2000人患有失智症,預計到了2030年會超過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