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出席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印度聖雄甘地紀念活動時,李總理指出,隨著世界日益多元,也更緊密連接,彼此間的差異更容易被放大,産生摩擦。他呼籲人們謹記甘地的教誨,以非暴力抵抗原則,冷靜和平地化解分歧。
隨著世界日益多元、更緊密連接,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易被放大,使關系緊張並帶來沖突。李顯龍總理呼籲人們銘記印度聖雄甘地的教誨,冷靜和平地化解分歧,不被輕易激怒,也不固執己見。
今年適逢甘地150周年誕辰。正在美國紐約訪問的李總理,應印度總理莫迪之邀,于美國東岸時間24日晚上(新加坡25日早上)出席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紀念活動——“領導的重要性——論聖雄甘地的當代意義”。
李總理在活動上簡短致辭時指出,甘地的思想影響力之廣,遠遠超出印度國界。“他的非暴力抵抗原則,使印度的獨立運動有別于那個時代的其他獨立運動。他從內心深處倡導非暴力。更難得的是,他說服同胞避免使用暴力,即便是在遭受迫害和嚴重挑釁時。”
“以眼還眼只會讓整個世界變得盲目”是甘地的名言之一。李總理說,這在當年是至理名言,今日仍是如此。
李總理指出,如今的世界不但更多元化,也更緊密連接,這意味著彼此間的差異更容易被放大,人們也更容易被冒犯。
“國家、種族和宗教之間普遍關系緊張,常起沖突,即便是在各自社群裏也是如此。若我們謹記甘地的教誨,就應盡量冷靜和平地解決分歧,聆聽相左的看法,不被輕易激怒或是固執己見。這樣我們才能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
堅守平等待人理念
甘地堅信人人生來平等,而新加坡對這個價值觀深有共鳴。李總理說,新加坡正是秉持著這個原則建國,希望不分種族、言語或宗教,平等對待所有人。
“我們一直堅守這個根本理念,也非常努力加強社會凝聚力,擴大新加坡各種族與宗教團體共享的公共空間。”
新加坡也試圖盡綿薄之力,協助全球人民增進彼此的了解,相互尊重。今年在新加坡召開的社會和諧國際大會便是一個例子。
爲紀念甘地,新加坡在跑馬埔巷設有紀念館,並在紅燈碼頭設立紀念碑,標識甘地骨灰撒入大海的位置。
甘地1948年遇刺身亡後,部分骨灰被送到新加坡,並按照印度教習俗,撒入距離我國南岸兩英裏的海域中。莫迪去年訪問新加坡時爲紀念碑揭幕。
李總理說:“我希望甘地的事迹能不斷啓發我們,並激發出所有人最好的一面。”
下周三爲國際非暴力日
韓國總統文在寅、孟加拉總理哈西娜、牙買加總理霍爾尼斯,以及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等多國領導人,也一一在紀念活動上致辭。
下周三(10月2日)是甘地的冥誕,聯合國大會在2007年已將這一天定爲“國際非暴力日”。
國家、種族和宗教之間普遍關系緊張,常起沖突,即便是在各自社群裏也是如此。若我們謹記甘地的教誨,就應盡量冷靜和平地解決分歧,聆聽相左的看法,不被輕易激怒或是固執己見。這樣我們才能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李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