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國曆史上鼎鼎有名的鐵血王朝,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享國兩百多年,曆代帝王皆是如此,铮铮鐵骨風範,讓人尊崇景仰。
這位忠臣便是與嶽飛齊名的民族英雄于謙。
于謙在世時先後領導了保衛京師之戰、奪門之變、鏟除宦官等功績,朝廷上下無不敬佩。但是,于謙到了晚年卻被以謀逆之罪誅殺,真令人扼腕歎息!然而,在抄家時發現了于謙家中一件密室,打開後在場者無不感動落淚,這又是什麽情況?
于謙對明朝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在明宣宗繼位之後,王爺朱高煦起兵造反,想要武裝奪得政權,于是明宣宗只好親自出征,在明宣宗出征的時候,于謙一直在明宣宗的旁邊爲他出謀劃策,最後更是將朱高煦的罪行一一列出來,而且字字珠玑,最後說的朱高煦自慚形穢,而于謙也正是因爲這幾件事得到了明宣宗的重用。
于謙從小志向高遠,把文天祥當作是自己的偶像,明顯可以看出這種人肯定是把報國當做是自己一生的目標的,一生也是爲官清廉,備受百姓的愛戴,因此也得罪了不少的人,但是他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不畏權貴而折腰,比如上京奏事的時候,人人都會帶禮賄賂掌權的王振,于謙卻特立獨行,被王振害的在監獄中呆了3個月之後,他也是對王振無所畏懼。
在土木堡之變後,身爲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鎮被俘,明朝的五十萬精銳損失殆盡,在這國家危難之際,大臣于謙挺身而出,他支持朱祁鎮之弟朱祁钰登基,爲景泰,並且還駁斥了南遷的逃跑主義言論,並積極的組織了軍事力量,與瓦剌決戰于北京城外,最終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在朱祁钰執政期間,于謙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景泰年間,可以說是明朝從土木堡之變後轉危爲安,逐漸走向了中興的重要時段。
到了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于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了上皇,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並恢複了其帝位,在宣谕朝臣以後,便立即把于謙以及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誣陷于謙等和黃囗制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以及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禦史蕭維祯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
對此,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于是急于爭辯,但是一旁的于謙卻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麽用處?”在奏疏上呈後,明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此時,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複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的主意便拿定了。于是,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諷刺的是,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于謙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
于謙死後,行刑的劊子手因爲心懷愧疚,自刎身亡,心狠手辣的錦衣衛奉命抄家,但到了于謙家中,卻發現家徒四壁,除了皇帝賞賜的蟒袍跟劍器外,沒有一點多余的財産,不禁也落下了淚,久居深宮中的皇太後剛開始不知道于謙被處死,後來才得到消息,爲此歎息哀悼了好幾天,再後來,英宗也後悔了。
作爲一代名臣,作爲民族英雄,于謙始終將江山社稷、國家安危放在最前面,即便抛頭顱灑熱血也九死不悔,贏得了天下百姓的擁戴。雖然于謙含冤而死,但他的高尚品格、英勇事迹、高大形象,永遠留在世人心中,永遠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