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在答複有關全要素生産力及各行業新崗位本籍和外籍人士分布情況的口頭詢問時,前後花了約半小時闡述政府爲了提升國人就業技能和競爭力所出台的措施,還有如何在本籍和外籍人士工作崗位以及國家經濟表現之間取得平衡。大意是,政府注意到國人的需求和面臨的挑戰,但要不斷吸引外來投資、保持競爭力,不免需要一番權衡。
針對國人是否從國家經濟增長和創造的就業中獲益,所獲得的利益又是否多于外籍人士,陳振聲反複強調:答案都是“铿锵有力的一聲:是”(a resounding YES)。
工人黨黨魁畢丹星(阿裕尼集選區)對政府只提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占比提高卻不在國籍分布之間做區分顯然不太滿意,多次追問政府會否透露PMET崗位在國人和永久居民之間的分布情況,引來陳振聲的駁斥。
陳振聲說,這些問題的真正意圖“似乎在暗指新加坡人沒有獲益”,並隨即提醒,最終的競爭不在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之間,而是包括新加坡人、永久居民乃至外來勞動力在內的整個新加坡團隊一起奮鬥,爲國人爭取最佳機遇。
大選腳步逼近,執政黨“成績單”也會被盯得更緊,可以理解政府爲什麽在答複中多次強調政績和團結的重要,政府也有充分理由擔心多年的經營被冠上個只看重經濟增長、不關注國人飯碗的莫須有印象。刺激經濟增長和保護國人權益是否重要,政府爲了兩者兼顧又是否投入心力,多數人也很難不給出一聲铿锵有力的一聲:是。
然而朝野昨天的爭議成了,反對黨出于要辯論更明晰的理由要求政府公布數據,政府一方則以反對黨借機制造分化來回應。雙方各唱各的,雙方都在辯論上選對自己有利的角度,結果反對黨沒問出個所以然,政府則是從勞動配額問題引申談社會凝聚力的層面。
在假信息法令相關備詢上,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也試圖回答兩名官委議員特斯拉博士和王麗婷有關如何界定哪些內容應更正,及網絡文章作者的政治身份是否變相成爲當局更容易“揪出”的對象等問題。
不料這時出現了輕松的一刻。易華仁問王麗婷,相比目前四次具黨派色彩的援引事例,是不是如果有八起事例,具黨派色彩和不具黨派色彩的各占四例更能說得過去?也不知哪位議員突然從座位冒出一聲“铿锵有力”的一聲:是!引得議事廳裏衆人哄堂大笑。處變不驚的易華仁也隨即回了一句:“那我不敢苟同”。
至于工人黨主席林瑞蓮(阿裕尼集選區)過後問,假信息法令下制定的《網絡政治廣告透明度業務守則》是否有讓政府窺視反對黨競選策略之嫌,易華仁立即反駁林瑞蓮“想象力太豐富”,也強調社交媒體平台的規定實際上更嚴厲。
想象力太豐富,也許執政黨眼中的反對黨常常如此。而反對黨眼中的執政黨,則是每要一回數據就得迂回曲折辯論一番。不過各唱各的,終究無法把課題辯得更明晰,反而只讓局外人看到雙方對彼此先入爲主的既定觀念。代議士們有魄力讓國會辯論更扣緊最核心、最迫切需要正面回答的問題嗎?
希望有一天,我的答案也可以是铿锵有力的一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