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團體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可安排代表參與相關培訓課程。目前共有九項課程供他們參加,包括學習使用自動心髒除顫器(AED)等急救技能,以及如何進行調解、提供心理輔導和制定緩解危機的措施等。
面向宗教團體的危機預備計劃正式推出,通過自我評估的問卷調查、急救和危機處理培訓,以及緊急演習,協助這些團體提升應急能力,應對恐襲等危機。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連同30多個宗教團體的代表共同制定“宗教團體危機預備計劃”(Crisis Preparedness for Religious Organisations)。這是文社青部“全國保家安民計劃”社區網絡的其中一個項目,旨在協助宗教團體加強應急能力,學會應付恐怖襲擊等危機。
宗教團體可利用計劃裏的問卷調查自我評估是否已做足准備,例如“是否有能力在發生危機時派發食物等必需品”“職員是否能提供心理急救”等,從中找出需改善或學習的地方。
根據調查結果,宗教團體可安排代表參與相關培訓課程。目前共有九項課程供他們參加,包括學習使用自動心髒除顫器(AED)等急救技能,以及如何進行調解、提供心理輔導和制定緩解危機的措施等。
各宗教團體的代表也能共同參與緊急演習,共享最佳作業方式。一旦符合計劃要求,宗教團體就會獲得文社青部頒發的證書,之後也能以“過來人”的身份,指導其他宗教團體。預計今年底會有100個宗教團體獲得證書。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部長傅海燕昨天在一場爲宗教團體代表舉辦的反恐研討會上,爲新計劃主持推介儀式。
她在致辭時指出,世界各地發生恐怖分子攻擊宗教場所的事件,這類恐襲能輕易在不同種族和宗教間引發沖突和仇恨,因此宗教團體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做足准備應對危機。
能促進團體間交流
傅海燕說:“新計劃將確保我們的社群在發生危機時懂得如何應付,同時建立良好關系,互相扶持。唯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們團結一致,不讓恐怖主義破壞我們的社會結構。”
新加坡佛牙寺副董事余添輝負責寺廟的保安事務,也是參與制定計劃的一員。
他在受訪時指出,雖然佛牙寺有自己的緊急應對措施,包括確保職員具備急救能力,以及在每層樓安裝AED,不過他們不肯定這是否足夠。“通過新計劃的問卷調查就能准確評估我們是否已做足准備,或是需要改進。”
余添輝也說,一些規模較小的宗教團體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能力讓職員接受培訓,而新計劃能協助這些團體更好地提升危機應對能力。“另外,除了佛牙寺,牛車水一帶有不少宗教團體。新計劃能促進團體間的交流,包括共享資源和最佳作業方式。”
去年6月,約250個宗教團體的代表在社會和諧國際大會上承諾維護我國宗教和諧。傅海燕昨天透露,至今已有另外250個宗教和社區團體也做出承諾,使總數增加一倍。
“這令人鼓舞,表示大家都意識到提升社會凝聚力和韌性的重要性。在此我也鼓勵仍未做出承諾的宗教團體參與,和我們一起承諾保護、珍惜和促進新加坡的宗教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