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本地研究員與國人參與的大型國際研究發現,一些基因變體與東亞人腹部脂肪含量較高有關聯,可能因此繼而推高了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這或許解釋了爲何一些國人明明不胖,卻還是會患上二型糖尿病。
這項研究是由113名來自世界各國與地區的研究員,針對43萬3540名取自本地、中國、香港、日本、菲律賓、韓國、台灣與美國的個人基因資料所展開。
其中就有8620份個人基因資料取自本地數個調查,包括《新加坡人口健康調查》《新加坡華人健康調查》以及《新加坡眼科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由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沈雪玲助理教授在內的五名首席研究員所領導。
沈雪玲日前(6日)通過視訊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這項針對東亞人展開的迄今最大型糖尿病基因研究,成功發現61個與二型糖尿病有關的基因變體(genetic variants)。這有助醫療界更好地了解東亞人爲何會患上糖尿病,有助研究員在未來研發新的糖尿病藥物。
沈雪玲解釋,肥胖是導致一些國人患上二型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她說:“然而還是有些身體質量指數(BMI)並未超標的人患上二型糖尿病。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發現有一些基因變體其實與東亞人腹部脂肪含量較高有關聯。”
“在這之前,並沒人將這些基因變體與二型糖尿病聯系在一起,如今我們做了這樣的聯系,或許能解釋爲何有些國人明明屬正常體重,但因爲這個基因變體,腹部脂肪含量較高,繼而有可能使得他們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這項研究也發現,遺傳變異可通過不同身體組織的多個鄰近基因來影響二型糖尿病的發展。這些寶貴的基因資料可供研究員在未來進一步了解哪些基因遭變體改變、背後的原理,以及可專攻哪些基因來研發新的糖尿病藥物與治療等。
這項研究已刊登于著名學術期刊《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