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樂齡人士”是對60歲以上退休老人的尊稱,字面意思就是“到了快樂的年齡”,希望他們能夠晚年生活祥和安樂。從對老年人的特別稱呼來看,新加坡是一個非常重視養老事業的國家。那新加坡都有哪些獨特的做法呢?
首先,鼓勵家庭養老。
家庭養老包括三個層次:一是經濟上的扶助,二是生活上的照顧,三是精神上的慰藉。對于前兩項,國家和社會可以給予適當幫助,而第三項卻無法替代。老年人在退出工作領域之後,更需要通過與家人的朝夕相處獲得精神的慰藉,所以,家庭養老具有國家、社會等其他方式無法替代的功能。
其次,公積金涵蓋廣泛。
新加坡政府不斷制定改革保障制度,以免老年人口成爲國家的負擔。政府並不主張實施社會福利制度,所以采用協助人民爲退休作准備的“中央公積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 簡稱CPF)強制性儲蓄計劃, 以確保人民不會過分依賴國家。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初,在1955年7月1日正式實施,今年是該制度推行的第64年。
第三,計劃經常調整。
新加坡公積金制度會根據社會變化及時調整。比如從2020年開始的十年,爲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分階段上調55歲以上員工的公積金繳交率。到2030年,55歲至60歲者的繳交率與更年輕的員工統一爲37%;60歲至65歲者,繳交率則從目前的16.5%增加到26%;65歲至70歲者,繳交率從12.5%增加到16.5%,而70歲以上的雇員,公積金繳交率維持不變,即12.5%。
第四,鼓勵老有所爲。
新加坡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若重新受雇則退休年齡爲65歲,但越來越多的新加坡老年人過了退休年齡後,依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去年,65-69歲年齡段的新加坡人中,有超過40%的依然在工作,這個比例相較于2006年的24%,多出整整16個百分點。而老人就業增加,正是得益于政府政策、就業市場緊繃和人們的壽命與健康年份延長等諸多因素。
第五,建設老齡友好社區。
新加坡社會的養老設施比較完善,可以說是最適合老人居住的國家之一。例如,多數公共運輸均可以實現輪椅上下,司機和乘客會耐心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車。2016年3月,新加坡又針對老年人推出了“幸福老齡化計劃”,政府將投入30億新元,推動涵蓋醫藥保健、退休、就業、住屋和交通等12個領域超過70項具體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