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實在是太小太脆弱了,任何一場種族動亂都可能讓這個國家毀滅。”
小曼今天繼續分享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寫的《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這本書詳細地講述了他建設新加坡的過程。
新加坡主要有四個種族:華人(近80%)、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混血。李光耀的很多政策都是爲了防止種族動亂的發生。包括在《身爲華人的李光耀,爲何選擇英語作爲新加坡的第一語言?》(點擊可查看)一文中,小曼所介紹的新加坡以英語爲第一語言的政策。
1989年,新加坡政府強制四個種族的人必須混居在一起,而且必須按照規定的比例來居住,即每個小區必須有25%的馬來人,13%的印度人和歐亞人。而且政府還規定,其他種族不得把自己的房子賣給華人(在這項政策實施之前,其他種族的人會把自己的房子高價賣給華人,最終一個小區又全部是華人了)。
李光耀認爲要想實現種族和諧,就必須要讓不同種族的人互相了解,才有機會消除隔閡。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住在一起。
新加坡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殖民政府在殖民地最愛幹的事情就是把不同宗教或種族進行隔離,英國殖民政府在新加坡、在印度,比利時殖民政府在盧旺達都是如此。
當殖民政府撤離後,宗教或種族隔離留給殖民地的是什麽後果?盧旺達在九十年代發生了毀滅性的種族大屠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之間産生了延續至今的仇恨,以及英國殖民過的斯裏蘭卡、圭亞那、塞浦路斯至今都宗教或種族沖突不斷。
而只有新加坡這樣一個由多種族組成的移民國家在英殖民地撤離後保持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種族和諧。因爲新加坡政府打破了英國殖民政府隔離不同種族的做法,直接強制不同種族混居。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一舉措符合了接觸理論所提到的,要想不同團體長期和諧共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進行高質量的接觸,因爲很多沖突發生的原因是互相不了解。
在小曼看來,殖民政府之所以讓不同宗教或種族隔離,是爲了方便他們管理,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都一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會降低發生矛盾的可能性,短期內社會似乎是和諧的。但長遠來看,生活在同一個國家的不同群體之間,必定會産生利益上的沖突。沖突一旦發生,長期隔離互不了解的兩個群體便産生了仇視甚至仇殺。
殖民政府考慮的只是短期的和諧穩定,他們當然知道自己不可能永遠在這個地方掌權,不同宗教或種族隔離對他們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辦法。而爲一個國家長遠考慮,混居才能帶來更持久的和諧穩定。雖然在混居之初,因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的不同而導致矛盾重重,但磨合之後會互相了解,消除隔閡。
爲了長遠的社會和諧,李光耀還做了一件事情——打壓華人、扶持馬來人。因爲華人在人口數量、經濟實力甚至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都占有絕對優勢,而馬來人在經濟平均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表現上都落後于其他種族。
他認爲要實現社會和諧的前提是,不能讓任何種族有優越感。雖然身爲華人,他抵制華人,他不希望華人淩駕于其他種族之上。另一方面,當時新加坡的很多華人仍然把中國當爲祖國,這或許也是他打壓華人的原因之一。
小曼一直認爲,優越感是宗教和種族沖突的根。而優越感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互不了解。所以,不同宗教和種族混居也可以幫助消除優越感。
(我叫分割線…………)
對兒童教育的啓示:
小曼在英國時認識了一對當地夫妻,他們有一個18歲的兒子。因爲工作的原因,他們的兒子在法國出生和上幼兒園,在非洲讀小學,在台灣和上海讀完初中,然後回到英國讀高中。
當時我離開英國時,他們告訴我,快50歲才生了這個兒子,從兒子出生,他們就做好了不能長久陪伴他的准備。于是,他們有意讓他與來自不同種族和不同社會階層的人接觸。他們希望他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交到朋友、能幸福地生活。他們認爲他們的教育方式做到了,他們的兒子現在能與不同種族、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一天他們離開了,他們相信他也能不孤單地生活在這世上。
我並不認爲這種教育方式值得普及,但我贊同培養孩子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不孤單地活下去的能力。如果要培養這樣的孩子,就讓孩子去接觸不同社會階層的人,不要讓孩子有優越感。一方面,世界之大,人外有人,優越感容易讓孩子成爲井底之蛙;另一方面,父母無法確保孩子永遠處于優越的位置,當孩子“掉”下來時,失落感會在他心裏種下仇恨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