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6日,文禮道第185座5樓組屋發生了一宗入室搶劫的命案,轟動一時。
被告伊斯米(現齡51歲)和弟弟莫哈末都有吸毒前科,他們被控共謀劫殺,以110刀刺死69歲的家庭主婦。
案情簡單回顧:
案發時,死者的癱瘓丈夫躺在床上,目睹了妻子慘遭殺害的恐怖過程,卻無法救妻。直到幾個小時後,女兒上門,驚動警方破門入屋,驚見母親躺在血泊中。
根據法醫表示,死者身上共110道刀痕,有些是刺傷,有些是皮開肉綻的砍傷;此外,她的頭部、頸項和背部也有遭鈍物攻擊的傷痕。致命傷是頭部和頸項的傷。
坐了6年冤獄,差點被判死刑
圖:伊斯米
案件自2006年起,展開了長達3年的審訊。
在審訊初期,莫哈末稱他和哥哥伊斯米一同搶劫死者,但是哥哥出手襲擊死者。
不過,在後來的審訊過程中,莫哈末卻改口承認自己是唯一的凶手,哥哥伊斯米根本不在場。但這樣的說法,當時高庭並不買賬。
直到2011年1月,莫哈末和伊斯米提出上訴,控方突然改變立場,指伊斯米沒有共謀謀殺,只是搶劫和傷人,伊斯米才終被判無罪釋放。(莫哈末則上訴失敗,難逃一死)
圖:弟弟莫哈末
根據雅虎2011年的報道,法院在通過審判時,強調了警察與檢察官的“嚴重失誤”。
據悉,伊斯米的第一份口供是在警車內進行。當時負責案件的高級督察將其口供記錄在一張紙上,事後才把它轉移到現場日記中。另外,伊斯米也被帶到警局向同一名督察提供了有關指控的更多細節。
然而,督察並沒有將這兩份口供向伊斯米複述,也沒有給他機會更正和確認,這與標准的程序不符。
示意圖
就此法官提到,伊斯米在做第一次口供時是在毒品影響下進行,在當時的壓力與威脅下,他容易受到傷害。
此外,在長達152頁的判決書中顯示,檢察官並沒有披露死者丈夫在審訊前18個月作出的三份警察聲明。
這些聲明中,死者丈夫有作出詳盡的描述,表示案發時他只看到一個人入侵他們的房屋,並對妻子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襲擊。
盡管最終伊斯米逃過一劫,可他當時已經在監獄裏蹲了長達6年。
律師:出獄後重新開始
6年青春,像小鳥一去不複返。
當時,伊斯米一事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他們疑惑:坐冤獄的伊斯米,可以提出控告,要求賠償嗎?
伊斯米的代表律師表示,伊斯米已指示他不要展開任何索賠行動,他也指出,伊斯米是嗜毒者,因爲毒品而惹來滿身蟻。
“我已經告訴他,能撿回一條命就足夠了,現在他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協助那些無力應付警方盤問程序的嗜毒者。”
“可能你們聽起來會覺得怪,但我們是這樣看問題的。他蹲了6年,這6年卻拯救了他,給他清洗身體和頭腦的機會,賦予他新生命,讓他出來後可以重新開始。”
“逃過”死劫,卻逃不過萬惡的毒瘾
但事與願違,沒想到伊斯米在出獄後僅僅10個月,竟然再次因爲吸毒而入獄7年,還得挨鞭刑六下。
如今51歲的他,在出獄後不久,又再次犯案。
他在去年10月24日曾聯系一名賣海洛因的男子,試圖購買兩包毒品。結果在拿到毒品後不久,就被埋伏在附近的肅毒局人員抓住。
這次,他又因爲毒品被判坐牢六年。
家人的無奈與氣憤
對此,免費幫伊斯米辯護六年、甚至在他獲釋後幫他找到工作的律師,已經不想再發表任何言論。
與伊斯米同住的87歲老母親則感慨道:
“我只能說,這就是他的命吧!”
“他如果沒有吸毒,他會是個好人。”
據悉,伊斯米是十個兄弟姐妹中,唯一跟母親住在一起。問及到老母親有沒有懷疑過伊斯米再次吸毒時,她說:“我怎麽會知道他有沒有吸毒?他的房間門總是關著,我不可能總是留意到他。”
這位老母親也提到,伊斯米曾經有一名未婚妻,對方還給他生了一個小孩。但是自從伊斯米被捕後,她也就再也沒有聯系。
對于伊斯米再次入獄,老母親表示也不失望,也不傷心。她說:“生氣是沒有用的。我不能爲他做什麽,只能祈禱他一切都好…他是我懷孕生出來的孩子,無論他是好是壞,我都會愛他。”
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接受伊斯米的錯誤。
例如伊斯米的姐姐,她說:“我們當然都生氣!我們都以爲他已經改過自身了,而且我們一直都在支持他。”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們身邊,你會怎麽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