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爲懶惰找借口這件事上,人人都是一把好手。
2020年1月17日,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主辦的“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准開發啓動會于背景召開。會議中肯定了電子競技這一新興産業的的文化和國際交流價值,同時也指出了電競行業“粥多僧少”的問題——目前從業人數只有5萬人,人才缺口卻高達50萬。
2019年的《電競産業分析報告》給出了幾個數據:2018年,中國的電競營收達1.64億美元(占全球市場18%),中國電競用戶突破3.5億人,觀衆人數達1.25億,占全球總量33%。
並指出在未來的幾年裏中國電競産業將保持高于20%的高複合增長率,發展速度領跑全球。
此消息發出後網友們表示:“時代變了,可是自己沒趕上”、“現在轉行還來的及不?”、“終于有了打遊戲的理由!”……大部分網友還是很看好電競行業的,更有甚者已經開始准備成爲一名電競人才了,而對“成爲一名電競人才”的准備,網友們的做法也出奇的一致——從打好遊戲開始。
打好遊戲擁有一個高段位或者積分真的可以幫助你成爲一名電競人才嗎?還是說這僅僅是一部分玩家得以繼續打遊戲的理由呢?
不要局限于代練,電競/遊戲相關的工作其實有很多
普通人想要靠打遊戲吃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代練”技術差點的同學可以選擇“代肝”,更有高者可以爲一些主播代練來獲得更高的收益。除了這種直接到人人能想到的代練之外,還有什麽可以體現自身價值的電競職業嗎?
當然有,除了代練、電子競技員之外還有很多和遊戲相關的職業,本篇列舉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
- 電競培訓機構導師——遊戲技術過硬
以LX藍翔電子競技俱樂部爲例,它們在官網上貼出的MOBA遊戲青訓教練、電競俱樂部經理、電子競技管理班班主任等職位都有不小的福利和薪資待遇,班主任職位更是達到了18-20萬的年薪。
其中遊戲專業性最強的青訓教練也達到了7000-20000的月薪,基本要求可以簡述爲:
①精通某款MOBA遊戲(英雄聯盟或王者榮耀),有獨特的見解;
②能授課、會分析,能夠迅速提升學員;
③有3年以上電競運動員經曆的退役選手或者教練優先納用。
這樣看來電競培訓機構導師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高薪優待。
- 主播&解說——收益回報很高
主播是近年來非常火的一個職業,除了那些人盡皆知紅到發紫的PDD、大司馬、周淑怡等老主播之外還有數十萬的新人主播加入,據2018年主播職業白皮書所示:2018年單王者榮耀的開播數就達到了4202萬+,三巨頭(王者、吃雞、LOL)總開播數就高達七千萬次。
大批人湧入主播行列的原因無非是門檻低、收入高。18年數據中馮提莫、騷白、大司馬等人年收入均達千萬,排行第一的旭旭寶寶高達五千萬+,前一陣子還有公衆號帶節奏造謠說李子柒年入1.6億。人人都能開播,在如此高回報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玩家選擇了主播行業。
此外,還有遊戲策劃、比賽主持人、戰對經紀人等,不過能去做這些的基礎是:你本身是一個策劃、主持人或者經紀人,而不是一個只會打遊戲的普通人。
想靠遊戲吃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減肥方法
有人曾這樣描述電競之路:
五人享受榮耀;
五十人追逐榮耀;
五百人爭奪追逐榮耀的資格;
五千人拼了命想擠進這五百人之中;
五萬人甚至連拼命的資格都沒有。
電競黃埔軍校校長PDD也曾在采訪中表達了類似的看法:“我見過很多有電競夢的小孩,但是我想說,現在的電競行業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如果你沒有萬裏挑一、百萬裏挑一、千萬裏挑一的天賦就不要考慮這件事了,全世界有那麽多人做電競,哪怕你是天才中的天才,都可能拿不到世界冠軍。”
是啊,想要靠打遊戲吃飯,這對絕大多數玩家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不止是電競,相關的一些職業也是一個比一個殘酷。
- 電競培訓——被割完韭菜再去搬磚
大部分退役選手還是選擇當一個主播,然後由技術型主播逐步轉變爲娛樂型主播,本來就有一定的人氣,直播之路也會是順風順水輕松超過這個電競培訓機構的薪資待遇。
而我們玩家中相信沒有多少人能達到LX藍翔電子競技俱樂部的青訓導師要求,那怎麽辦?
“學呗,它現在缺50萬人呢,我報個名去學他幾年,如果是天才也能上職業比賽了就算不是還能去當個這樣的導師。”
或許大部分報名進入電競班的玩家都是這樣想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來算一下最開始提到的那個“年産1.64億美元,五萬從業者,缺口50萬”,如果用目前的從業者來算在不考慮冪率定律的情況下算個平均值爲每人每年獲得3280美元,如果補充至55萬人的話每人每年298美元。而如果考慮冪率定律的話,少數人拿絕大多數錢,剩下那部分“湊數的”是真的是和搬磚還差倆零。
而我們所熟知的一些俱樂部青訓選手,又有哪個是從XX培訓機構出來的?很顯然名氣比較大的一些主流電競俱樂部更傾向于從相應遊戲的巅峰段位或者主播中選人做培訓,XX培訓機構培養出來的並不被他們所看好。
- 主播收入高?——抛開一般談特殊的都是耍流氓!
2018年旭旭寶寶直播年入5000萬+,馮提莫、大司馬、騷白也都是千萬級主播。仿佛我們所熟知的主播都是輕輕松松幾十萬上下的,但那些不知名的呢?
2018年十二月份,有人對全平台活躍的350萬名主播的禮物收入做了取樣調查,結果顯示又83.8%的主播在12月禮物收入低于一千元。月入過萬的主播僅僅有5.73%,過十萬則近有0.49%。
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也都一樣。進入這一行列之後連飯都吃不起這件事,誰都不會例外。
- 數據分析師——一般人摸不到的高度
“既然不能做教練、做主播,當個數據分析師也行啊,分析局勢數據什麽的也挺好”
舉個例子:S9冠軍FPX的數據分析師畢業于美國杜克大學,前IG數據分析師畢業于南加大。
電競人才缺口,重在“人才”二字!
分析來分析去,發現電競這根本就是一個大坑,難道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開這個會議的根本目的是爲了誤導我們讓我們走上歧途?
人才,才是“通用貨幣”
當然不是,中國新聞網上這篇文章的標題爲:“中國電競人才缺口五十萬,……”對的,它的重點是“人才”二字。這個人才絕不僅僅是有著極高遊戲天賦的玩家,更多的是運營這方面的人,比如:心理輔導員、戰術分析師、戰術教練、項目經理、賽事主持人、解說以及編輯等。
電競最不缺的就是打遊戲的,目前也不會有985/211大學會專門開設電競課程!細讀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開設的電競方向的專業——數字傳媒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可知,“數娛”主要培養遊戲策劃和電子競技運營與節目制作人才。
如果把每個行業都比作一幅畫,電競這幅巨畫與其它畫不同的地方僅僅是主題。當人們准備好內容開始對這幅巨畫動筆時,他們更需要的是各種畫師而非多余的內容。
這些畫師能夠出色的描繪娛樂、音樂、戲劇,當他們來到電競時,一樣會如魚得水。
結語:
電子競技≠打遊戲,與其說電競人才缺口50萬倒不如直接說:心理輔導員、戰術分析師、項目經理、賽事運營、遊戲策劃等職位的缺口有50萬。
中新網那篇文章上寫道了這樣一段:
但同時,在社會認知中,電競往往與網遊被等同視之,甚至被挂上“不務正業”、“玩物喪志”、“網瘾”等標簽,在全社會範圍內缺乏認同感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電競被挂上“玩物喪志”、“網瘾少年”的標簽難道僅僅是因爲老一輩人的偏見嗎?絕非如此,其實我們玩家也根深蒂固的在內心爲自己挂上了這樣的標簽,電子競技只是保護我們打遊戲時內心不受自我譴責的一塊遮羞布。事實上我們自身也都清楚的,披上“電競人才缺口50萬”的外衣就真的能心安理得的繼續虛度光陰了嗎?
電競人才的缺口,不是自我麻痹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