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作爲一個東北人,來到新加坡之前,其實對于炒粿條這種食物聽都沒聽過,但是來到新加坡之後,小編發現幾乎在每一家食閣裏都能看到炒粿條的身影。但是來自的地方不同,有些店鋪的炒粿條是來自泰國的,有港式餐廳也有炒裸條的身影,有些新加坡和馬來風味的餐廳,也會有炒粿條的痕迹。所以下面,小編就來爲大家安利一下這個讓小編十分好奇的炒粿條究竟是什麽來頭,又有什麽樣的魅力呢?
炒粿條,作爲粿條一種煮食方法,通常特指幹炒,常見于廣東潮汕地區,福建閩南,和廣東話中的“幹炒河”基本相同,又寫作“炒貴刁(潮汕話)”,也是流行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華人美食,在馬新兩地的美食中心都可以找到其蹤迹。
炒粿條乍一看,像極了幹炒牛河,只是用來炒的面條和河粉有些不同,口感也比河粉更好些。粿條是粵東地區一種特有食品,白色,與面條一樣,也是一條一條,但比面條粗。它用大米爲原料,將其磨成漿,然後放入蒸籠中蒸煮,一段時間後,就可看到一面白色柔軟的粿。待粿冷卻後,用刀將其切成條狀,便制成了粿條。
另外閩南、潮汕、海南和台灣地區對于凡是用米粉爲主料,面粉、薯粉等輔料經過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稱“粿”或“粄”。所以河洛語系地區的所謂粄、粿,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但包括的範圍又不單純是“糕”。而用米粉調成漿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粿條”或“粄條”,廣東潮汕地區和台灣也有稱爲“粿仔”或“粿仔條”的。而今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都可見到粿條,甚至成爲當地的小吃,這是由于當時大量閩、粵移民把粿條帶出去的。
其實各地的炒粿條本質上的做法都是相同的,用的食材也大都相似,個別地區用的粿條的粗細上會有不同,再加某一些或者某一個調料被當地人換成了或者加上了自己喜歡的,這就讓每個不同地區的炒粿條擁有了自己的特色。槟城和吉隆坡的炒粿條都是以醬油、黑醬油、蚝油爲主要醬料,嗜辣者還可以配上三峇辣椒醬,使炒粿條的味道在鹹甜中帶點辣味。炒粿條的佐料主要跳不出蝦仁、雞蛋、臘腸、綠豆芽、魚餅和韭菜這幾種。新加坡版的則還用了些許的甜醬油,血蚶則是必不可少的佐料。而泰國版的則是加入了他們的PADTHAI醬,還有青椒紅椒作爲裝扮。
炒粿條的做法大多是先燒熱大鍋,然後倒入一些豬油,油燒熱後,可倒入蒜蓉爆香至金黃色。倒入粿條、豆芽一起炒,炒均一分鍾後就可把粿條推至鍋旁,接下來再倒入一些油燒熱,加入雞蛋,然後和粿條一起炒,過後可以醬油、黑醬油、蚝油三峇辣椒醬炒勻。最後蝦仁、臘腸、魚餅和韭菜一起爆炒即可,炒好後的炒粿條通常都會盛在已放了香蕉葉的碟子上,據說這樣會讓炒粿條的味道更香和保濕。由于炒粿條的味道和佐料都大同小異,也就意味著炒粿條是個注重炒功的食物,炒得好吃,炒得夠火候和炒得有特色,才能吸引顧客。在槟城仍然可以找到用炭火代替現代煤氣來炒,火候十足。另外, 有些檔口有雞蛋和鴨蛋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