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了國內“未出門、先叫車”的出行模式,像“滴滴出行”、“ 神州專車”這樣的出行平台大家一定再熟悉不過了。
可是海外的出行平台發展的如何呢?你是否好奇東南亞的人們的出行生活呢?
圖源:衆創互聯
今天,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東南亞的“速度與激情”,了解一下東南亞最大網約車公司—Grab。
一、逢時而生獨角獸
Grab成立于2012年,是東南亞出行和外賣行業的“共享經濟領袖”,通過一站式解決方案滿足用戶日常的需求,包括APP提供的打車業務、移動支付Grab Pay、快遞服務Grab Express、外賣服務Grab Food、金融服務Grab Financial和Grab Invest以及在線醫生診斷服務Grab Health。
依托強大的本土化落地能力, Grab目前在所涉足的幾乎每一細分領域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如在所有東南亞移動平台中收入排名第1,東南亞打車市場份額第1,東南亞送餐市場份額第1,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份額第1。
圖源:網易號
Grab的創始人陳炳耀(Anthony Tan),1983年出生于汽車世家,曾祖父做過計程車司機,在新馬兩地都做很大的陳唱公司(Tan Chong Motor,日産汽車在馬來西亞的生産商及分銷商,也是新加坡的分銷商),就是他祖父陳月火創辦的,白手起家經銷汽車;到了他父輩,已把公司發展成汽車代理的王國;陳唱汽車的主席,就是他的父親陳興洲,馬來西亞超級富豪。
陳炳耀
圖源:36氪
Grab起源于哈佛商學院的一個創業比賽,創始人是同在哈佛商學院念書的馬來西亞華人陳炳耀和陳惠玲。傳聞,GrabTaxi總裁兼創辦人陳炳耀的朋友,在吉隆坡機場,德士司機不但狠宰了他同學一筆車費,還服務態度惡劣,陳炳耀突然想到,是否可以設計一個手機應用軟件,把乘客和德士司機直接聯系起來,不但節省乘客的時間和金錢,德士司機也不必到處亂兜找搭客,還有助于通過客戶評估,提高德士的服務質量。
就這樣,年輕的陳炳耀跳出了家族企業框架,開始一步步攻克難關。
二、沖出重圍
2009年在美國舊金山起家的Uber,是私召車的“開山鼻祖”。2013年開始打入新加坡,有段時間發展勢頭很猛,對傳統計程車業的沖擊不可謂不大。
Grab在新加坡的出頭露面,比Uber稍晚些,它2012年6月在馬來西亞成立時,只是土土的“MyTeksi”,2016年改名稱爲“Grab”。
圖源:億邦
Grab的發展勢頭很猛,在新加坡,Grab比Uber更早拿到合法經營的牌照。2015年底,陸路交通管理局(LTA)頒發注冊證書,給德士預召應用軟件公司Grab Taxi(意味著它可以在新加坡正式合法運營)的時候,Ubertaxi的注冊申請,還在審核中。
作爲東南亞最大的私召車公司,GrabTaxi于2015年就在包括新加坡的6個國家及地區的28個城市,擁有超過16萬輛汽車的車隊,應用軟件的下載次數,超過900萬次。
陳炳耀和陳惠玲
圖源:36氪
投資者更是名聲顯赫!除了淡馬錫旗下的創業投資公司祥峰(Vertex)和日本軟銀(Softbank),2017年8月,來自中國的滴滴更是大出手,連同軟銀直接給Grab砸了20億美元!還有5億美元則來自于豐田旗下 Next Technology Fund。
這輪融資之後,Grab的市值估計超過60億美元,成爲東南亞地區市值最高的起步公司。
三、生而驕傲
2018年3月份,Uber通過投資入股,Grab接管了的Uber東南亞業務。後起之秀Grab收購了私召車的鼻祖Uber,標志著“生而驕傲”的時代,正式在東南亞這片土地上落幕了。
圖源:Grab
自2012年成立以來,Grab至今已完成近20次融資,總融資規模超過100億美元,背後彙聚了一大批明星資本,包括財務投資人:祥峰投資、GGV紀源資本、老虎基金、軟銀、高瓴資本、中投公司、鼎晖投資、平安資本等;戰略投資人:去哪兒、滴滴、Uber、現代、豐田、起亞、Booking、微軟等公司,涵蓋了打車、在線旅遊、汽車、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巨頭。
2019年6月,在完成軟銀領投的新一輪14.6億美元融資後,Grab的估值已突破140億美元。
Grab融資曆程
圖源:Grab
不過,在新加坡Grab一家獨大的局面估計是難以見到了,因爲市場消息稱,曾被騰訊和京東投了大筆資金的印尼“獨角獸”Go-jek在東南亞異軍突起。
這兩家企業不但要搶投資人,也要搶客戶——Grab 和 Go-Jek 的投資人分別是中國的獨角獸企業滴滴出行和美團點評。最新一輪投資後,Go-Jek 估值已達50億美元左右。說到 Go-Jek,陳炳耀搬出老一套說辭:“我們歡迎競爭、接受競爭。在競爭中再次確定方向對我們而言並非難事。”
Grab 和 Go-Jek 的摩托車司機
圖源:Shinya Saw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