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百姓的思維中一直是將國家放在首位的,畢竟有國家的存在,才會有小家的幸福。範仲淹有過一首名詩《嶽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過去五千多年的曆史中,有很多不爲人知的謀者在爲國家奉獻,而陳嘉庚便是這其中之一。新加坡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些特殊,在這片領土上生活的的絕大部分人都是華人,而且他們的官方語言也有漢語。在新加坡過去的曆史中,華人也一直是存在較多的,所以有很多華人都對新加坡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我們知道的應該有李龍耀和陳嘉庚了吧,現在新加坡的總統也就是李光耀的兒子。雖然李光耀是華人血統,但他並不是中國國籍。陳嘉庚與李龍耀的不同之處在于,陳嘉庚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中國國籍,也是因爲陳嘉庚的這種態度,導致國人對他很佩服。
在2019年上半年時期,新加坡爲了紀念200周年新發行了20元的紀念鈔票。在中國的紙錢上都會印上毛主席的頭像,這也是對毛主席的一種尊重,新加坡的這些新發行的鈔票也是如此。在這些鈔票的正面是尤索夫·伊沙克的頭像,很多人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這個人是新加坡的第一任總統。他的其地位類似于我國的毛澤東,將他印在上面是理所應當的。但在這些鈔票的反面印有8位先驅人物,爲何還有一位中國人呢?其他幾位都是對新加坡的發展有巨大貢獻的人,而這位中國人陳嘉庚做了什麽呢?
聽到陳嘉庚這個名字,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吧,他是廈門集美區的人,而且還在當地個人出資創建了很多學校。在《南僑回憶錄》中他說過:“祖宗的土地,寸尺不得讓人”,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爲祖國的領土不可欺而奔走到了。現在依舊有很多人在說著關于陳嘉庚的故事,對他滿懷尊敬。關于陳嘉庚在中國所做的貢獻,很多人都知道,那麽爲什麽他會被印在新加坡的新鈔上呢,他不是一直都是中國國籍嗎,這一切是怎麽回事?陳嘉庚到底爲新加坡做了什麽貢獻?
其實陳嘉庚對新加坡最大的貢獻在于教育,雖然陳嘉庚是一位中國人,但其實他的父親早年就是在新加坡做生意。等到陳嘉庚十五歲在國內上完學後就來到新加坡找父親,跟他一起生活。在新加坡跟父親生活幾年後回到國內結婚,之後又回去過,一直帶到母親去世便選擇回國了奔喪。在處理好母親的後事後陳嘉庚再次回到新加坡,他選擇在新加坡創業。陳嘉庚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對于經商有著很大的天賦,所以很快他就在新加坡有了屬于自己的事業。當時很有名的福山黃梨園等等就是陳嘉庚的産業,這些企業的成功也給他賺了很多的錢。之後陳嘉庚便用這些錢創辦了華僑中學,這一舉動對當時華僑文化的影響很大。
到了現在這所華僑中學依舊存在,而且學校講課的內容依舊保留了很多的中華文化,還變成新加坡最好中學之一。這對于中國傳播中華文化也是很大的影響,更加聯系了中新兩國。這所中學的成功爲新加坡培養了很多人才,這些人後續又投入到國家建設中,所以新加坡人才會對陳嘉庚抱有這麽大的敬意。這些也是將陳嘉庚印在周年紀念鈔上的原因之一,他的貢獻遠遠還不止如此。陳嘉庚對于自己家鄉的教育貢獻遠遠要比新加坡還要多,我們現在所知道到的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都是當年陳嘉庚一手組建起來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福建省的教育發展有一大半的功勞在陳嘉庚身上,是他以一己之力促進了當地教育的進步。
集美學校並不是單單指一所學校,它是由共同成立起的學校聯盟,而這個稱呼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陳嘉庚對于他家鄉福建的教育事業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陳嘉庚的一生都是在爲國家而活,他付出了很多,不求回報。
參考資料:
《嶽陽樓記》
《南僑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