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官委議員鄭恩裏(Calvin Cheng),是社交媒體上一個紅得發紫的名字,慣常以強烈字眼表述個人看法。
近日,他在個人面簿上的一則貼文說,如果你只懂得說Singlish,那是可恥的。沒有一家全球化的公司會優先考慮聘請一個只會講“濱徑英語”(pidgin)的人。
他說,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假設每個人都有學習雙語的能力,這是李光耀的母語教育的過失,即使他自己在晚年也承認這一點。
鄭的結論是,改革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把焦點放在培養國人精通一種語言,那就是英語。
他對雙語教育這個大課題的短短幾段論述中有是、有非、也有似是而非,結論則是非混淆,甚至歪曲李光耀的論點。鄭對語言問題的思考,越思考越亂。
新加坡人說話的確是語言大混雜,英語、華語、方言、馬來話的碎片詞彙著成一碗娘惹雜菜,或是釀豆腐。
外人聽不懂(除了來自馬來半島的華人之外),新移民來此長居多年,新加坡的道地語言最多只學到一句 Kiasu(怕輸)。
但新加坡人相當普遍以講Singlish爲榮,不少視頻就是以Singlish搞笑博取網民的點擊。
說全球化公司選人才時,不會看上只講pidgin 語言的人,這話咋聽之下,是沒錯的。
但夠資格去申請跨國公司工作的人,基本上如果不是專業人才就是科技人員,不是本地大學畢業就是有留學背景,說他們不會說流利英語,難免以偏概全。
新加坡的學生一上了初院階段,大多數都放棄母語,能夠堅持學習雙語的人也都是雙語能夠應付自如和有高度興趣者。
本地大學的媒介語是英語,新加坡人教育素質若是缺乏國際水平,跨國公司、外資資金就不會往這裏跑。過去一年的疫情期間,新加坡對外資更發揮了 磁鐵引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每年都在國際大學的評比中有耀眼的表現,在亞洲國家中,新加坡的大學教育,數理教育,雙語教育都是一個品牌。
新加坡的大學畢業生肯定一般素質不會比以英語爲媒介語的印度大學畢業生差,各類世界大學排名中,前一百名裏就找不到半所印度大學。
李光耀自始至終沒有說雙語政策是錯誤
對于雙語教育,李光耀晚年感歎他沒有及早發現每個人學習語言能力有所不同,語言學習必須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的進度。
他自始至終並沒有說雙語政策是錯誤的,並在從總理的位子退下來後,花更多時間關注華文教學,推動了雙語教育的改革。
其實,在語言問題上,自稱特選學校出身的鄭恩裏,應該對新加坡人的語言趨勢感到興奮。
今天的年輕父母都跟孩子講英語,小孩子也拒絕跟祖父祖母講華語,以英語爲主導的單語社會正在形成中,這應該是符合他理想中的單語社會,他應該感到欣慰和驕傲,還吐什麽槽?
建國總理李光耀曾經不只一次引述,一些在雙語政策下長大的新加坡人到了中國工作後才慶幸他們在學校中曾經學過華文,有了一點底子,後來再“撿”回來就不難。
李光耀在晚年出版了一本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目的就是要把他一生對雙語教育的理念和執著留傳後世,讓後世的新加坡人和政治領導層了解新加坡的雙語之路走來不易,不能輕意放棄。
鄭恩裏在個人面簿上這一番欲爲雙語教育安上千古罪名的言論,再次證明李光耀的確是個能夠洞察未來的政治家,他晚年便已知道新加坡將出現鄭恩裏這樣的人物。
所以,請鄭先生好好讀一下這本書,深入了解雙語教育的來龍去脈。
如果說教育新加坡人只懂一種英語英文是正確的,那麽人民行動黨政府一開始就該這麽做了,不必等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