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開招標,征求業者爲2021年中學華文課程制作主題曲。另一方面,爲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華文伴我行》教材也包括由多名本地作家創作的分級讀物。
今年起采用的中學華文課程《華文伴我行》將推出主題曲,其中一本分級讀物也會拍成微電影,教育部希望通過生動的教材,培養學生對華文學習的興趣。
教育部上個月24日在政府電子商務網站GeBiZ發布公開報價招標書,征求業者爲2021年中學華文課程制作主題曲。
根據招標書的內容,整首歌須以華文作詞,介于三至四分鍾,詞曲應輕快、適合且能吸引中學生。業者得推薦合適的本地年輕歌手來准確演繹歌曲。主題曲可用作輔助教具,上載到相關的學習平台,並在一些推廣活動使用。招標活動今天截止。
另一方面,爲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華文伴我行》教材也包括由多名本地作家創作的分級讀物。
林容婵短篇小說拍成微電影
當中,由教育工作者林容婵創作、以德士司機生活爲題材的短篇小說《請問你要去哪裏?》將拍成微電影。據了解,這部約15分鍾長的短片,由本地藝人宏榮飾演德士司機。
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母語處司長王梅鳳答複《聯合早報》詢問時指出,微電影將作爲教學與學習資源,教師可用來進行活動或作爲輔助教具,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分級讀物的內容。微電影已進入最後的制作階段。
教育部也將爲《華文伴我行》制作主題曲,希望在今年第三季推出,供教師使用,旨在通過歌曲感染學生,激發他們對華文的興趣。她說:“通過微電影與主題曲,我們希望把華文學習延伸到課本以外,讓學生發掘語文在日常生活的實用性。教師也能利用這些生動的教材,啓發學生以華文創作短片和歌曲,提高他們對華文的興趣。微電影帶有文學性,對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有益,希望這有助于鼓勵學生修讀文學,同時推動本地華文文化産業。”
教育部也曾爲2015年小學華文課程《歡樂夥伴》推出一首兒歌。配合2010年母語檢討委員會提倡的“樂學善用”理念,《歡樂夥伴》這套新教材于2015年推行。使用《歡樂夥伴》的首屆學生,也是今年使用《華文伴我行》的中一學生。
可讓一代學生建立身份認同
華文特級教師吳寶發博士(59歲)受訪時指出,以微電影呈現文學作品,是借助多管道來引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爲課程制作主題曲,相信可讓這一批學生建立身份認同,加強他們對華文教材與學習的情感聯系。“希望歌曲平易近人,朗朗上口,就會在一代學子身上留下文化烙印。”
喜愛文學創作的林容婵(39歲),去年以父親當德士司機的經曆爲靈感創作《請問你要去哪裏?》當作給父親的“退休禮”。故事以主角與乘客的互動描述德士司機的經曆,也帶出親情和友情。
林容婵曾是中學華文教師,希望微電影的“再創造”能吸引學生接觸文學。她認爲,現今的學生接收信息的管道不同,教材也得配合時代步伐與時並進。
“文學也可以有不同呈現方式,有些學生對影像感興趣,有些喜歡音樂。不論是華文或文學的學習,通過多元管道來激發學生興趣,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我覺得這會比單一方式來得更有效。”
《華文伴我行》目前只推出中一教材,教育部每年會相應地出版一個年級的教材。根據教育部網站,新課程的四個特點包括文化要素、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文學語料、運用時事材料延伸學習,以及結合資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