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都愛說,富不過三代。這是古老民族的江湖智慧,未經科學驗證。
但說者堅信其理,因爲人類天性難制,再好的家規家教,過一兩代容易變質走樣。用它來對照所見所聞,都能找到許多例證。
如今,政治領導層的交接有變,副總理王瑞傑放棄接棒,第四代必須另選領軍人,苦心經營的傳承大計,突然暴曬在陽光下,惹來民間無限遐思:我們可否也說,政不過三代,或政難過三代?
這回接棒之難,其實是難在黨規家規之嚴,過不了執政黨自我設下的那一大關,于是不得不重新選人。而且,各種迹象顯示,新領軍人選不易選出,因爲無論何人,在家規之下總有缺失,而且總會順得哥情失嫂意。
政論大家常說,執政黨最大的敵人是它自己,它往往是自己的成就的受害者。
過去兩次領導交接,都順利開展完成,偌大的世界也僅此一地。領導人向來引以爲豪,在招商引資的時候特別管用;有人前來討教治國之道時,它是可資參考借鑒的獨門秘笈。
領導接班有序,人才培養有方,于是就成了家規國策。既是秘笈寶典,我們對接班人要求自然很高,他們必須是內外功力兼修,輕功柔術不可少,最好還能歌善舞,深懂人性略通狗性,以便跟越來越精致的新世代完美對接。
這還沒算其他先天條件:
愛國愛民、爲人正直、辦事果斷、思想開放、勤儉務實、五官端正、辯才無礙、多語具備、親和力足等等。
無疑的,這些都是美好條件,問題只是:如此聖賢,何處可尋?
即使有了上述種種條件,接班人的年齡和曆練,又必須切合世代的劃分。
三四十歲者,年齡可能偏小,上不了第四梯隊;年過六十者,又是另一種尴尬,不知是前朝人還是今朝人。太年輕的,又說經驗不足,太老的,又說跑道太短。
此外,未來掌舵之人,某些曆練又不可少,貿工財政之外,又必須懂些安全國防外交,方才稱得上可靠的舵手。
結果,每次政治換班,只能從一代人中選出。人才本就有限,領軍之人更是稀有。在嚴格的准繩下,這一位或那一位,總有其不足之處,總會惹來一些質疑。
獅城之外,民主國家之中,出任最高領導者,有三十多歲的,也有七八十歲的。鄰國的老馬,九十多歲,還在家裏磨劍,准備第三度奪權。
在這些國家,或有人說領導人太年輕或太老,然而,年齡從來不是什麽大問題,資曆也不是關鍵因素。歐美政客,許多從政經驗欠缺,但不礙他們登基拜相,進而領導世界。
我們的政治力求特別,說是符合小國國情。不過,治國大才難尋,往往可遇不可得。自我設限太多,容易自我捆綁,選出來的未必是最佳人才,長遠下去,未必真的是符合現實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