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現在從幼兒園到到大學都在瘋狂學習英語,其根本原因是,現在全世界的人做生意都用英語,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作爲一個理性的經濟人,爲了孩子的前途,父母肯定是要把大量的英語教育資源投入給他們。
但是,中國人學英語,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語言只是工具。口語與書面語要區別開來。學英語,不是練口語的,而是把英語當作其他學科的工具,要突出語言的工具性功能。
托福考試的標志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取消英語的主科地位,完全是荒謬的!因爲我們仍然要向歐美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
關于如何對待外語的問題,我們應該看一看新加坡人的態度。
第一:新加坡人到底是什麽人?
新加坡人是中國南方(福建、廣東、海南)沒有土地的農民的後代,他們的祖先是在下南洋的曆史大背景下,到達馬來半島的這個港口的。在這裏,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中國明清時期的移民史。
明萬曆年間,中國的人口達到了2億,清道光年間,中國的人口達到了4億,這是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所能承載的人口的峰值,整個明清時期,都是“人滿東南”,中國的農民先是開發南方的山林地帶,然後,再向東南亞移民,向東南亞移民是“下南洋”。
亞洲地形圖
爲什麽沒有人去東北呢?因爲東北是清朝皇帝的龍興之地,處于封禁狀態,只有在饑民特別多的情況下,清朝皇帝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適當放少量的人口進入關東,向東北地區移民是“闖關東”,山東人大規模移民到東北,是在晚清時期,當沙皇俄國和日本的侵略勢力同時到達東北地區之後,清政府不得不全面放開了東北大平原。
回到新加坡……
中華文明是農業文明,西方文明是商業文明,東西方文明在新加坡交彙。所以,新加坡治國理政的經驗,同樣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
新加坡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
那麽,新加坡人是如何對待外語學習的呢?
第二:新加坡人的母語
新加坡人的母語,嚴格來講,其實是漢語的方言,以閩南語、粵語、客家話爲主。晚清民國時期,漢字的識字率是非常低的,因此,沒有受過學堂教育的人,互相之間是聽不懂各自的方言的,所謂“十裏不同音,百裏不同俗”。
我們今天到福建、廣東和海南,依然會發現一個現象:上了年紀的人,往往聽不懂普通話,因爲他們小時候沒有上過學。
新加坡早在鴉片戰爭之前,就淪爲了英國的殖民地了,南方各省的人移民到新加坡之後,新加坡的學堂教育,其實是兩本教材,中式學堂用中文,西式學堂用英文,中文教材來自中國,英文教材來自英國。當時的華人上學,面臨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是,學英文可以到英國留學,可以到英殖民地的政府機構任職,面對這種現實,一部分華人家庭選擇了英文教育。當然,無論是選擇中文,還是英文,他們的母語都是漢語的方言(閩南語、粵語、客家話)。
李光耀
這兩種情況的典型代表,就是李光耀和陳嘉庚。李光耀是受過正規的英文教育的,12歲時,考入萊佛士書院(初中部),陳嘉庚是興辦實業的,是華人企業家。當然,陳嘉庚的年紀比李光耀要大很多。
新加坡是馬來西亞的一個港口城市,所以,當英國的殖民統治結束之後,李光耀其實是想讓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的,但是,沒想到,馬來西亞人不帶李光耀玩,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新加坡選擇了獨立。
新加坡獨立之後,如何選擇官方語言呢?當時,有很多人其實是傾向于中文的,因爲華人華僑都有濃厚的鄉土情結,爲了這個事情,大家爭論不休。最後,李光耀一錘定音,選擇了英文。爲什麽選擇英文?因爲新加坡的周圍全都是馬來西亞人,選擇英文作爲官方語言,對于新加坡人來說,比較安全,因爲英語既不是馬來語,也不是漢語,這就是小國的生存之道。
李光耀選擇英文作爲新加坡的官方語言,當地的華人華僑非常反感,說他數典忘祖,但是,李光耀身體力行,自己親自學閩南語,並且還讓自己的孩子也學。
20世紀的60年代,李光耀經常用閩南語演講。
李光耀的家庭生活
第三:講華語運動
1979年,李光耀發起了講華語運動,在20世紀的80年代,“學華語,講華語”、“在工作場所講華語”、“華人講華語,合情又合理”等宣傳口號遍布新加坡的大街小巷。
此時的新加坡爲什麽會掀起講華語運動呢?因爲中國大陸迎來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
1978年11月5日至14日,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應邀訪問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三國,行程萬裏,在曼谷、吉隆坡、新加坡三座城市,鄧小平副總理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
鄧小平訪問新加坡
11月12日,鄧小平到達新加坡,與李光耀親切握手。鄧小平在新加坡進行了爲期兩天的訪問,參觀了新加坡最大的工業區——新興工業中心。
新加坡是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又是以華人爲主體族群的國家,生活在這裏的華人是中國南方失去土地的農民的後代,他們處于東西方文明的交彙點,把一個貧窮落後的荒蠻之地,建設成爲了一座花園城市,新加坡的成功之路,可以總結爲“新加坡經驗”。
新加坡的語言推廣政策,實際上是根據形勢的發展而不斷調整的,更加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功能,由于漢字書寫困難,新加坡的華文教育,還更加注重口語,而非書寫。
新加坡的講華語運動,普及的是漢語的普通話,這就在客觀上造成了方言(閩南語、粵語、客家話)的式微,新一代的新加坡人,有很多已經不會講閩南語了。
中國超過日本,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有人問李光耀,新加坡應不應該把華文作爲新加坡的國語,李光耀認爲中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都瘋狂學英語,但是,漢語不會成新加坡的國語。
新加坡從美國購買的戰鬥機
現在全世界的人做生意都用英語,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中國的經濟總量雖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科技創新能力還需要提高。我們仍然需要借助英語這個工具,學習歐美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
但是,李光耀作爲新加坡人,做了一件不厚道的事情,那就是他預見到中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于是,就把美國人拉過來了,2011年11月,奧巴馬在自己的老家夏威夷,提出了“轉向亞洲”的戰略。
不過,站在新加坡人的立場上來看問題,李光耀把美國人拉到亞太地區,也算不上不厚道,因爲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李光耀是爲新加坡的國家利益而考慮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