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一個大戰亂,也是大動蕩的時期,軍閥混戰,各方角逐,骨肉相食,狠就成了生存下來的基本法則之一,狠不僅僅是對別人,其實也包括對自己,其中最著名莫過于夏侯惇在新野之戰中拔矢啖睛,關羽刮骨療毒以及曹操曹阿瞞的割須逃命等,那麽這三個人裏面誰是對自己最狠的呢?
“夏侯惇拔矢啖睛”說得是夏侯惇奉曹操之命領兵救援劉備,與呂布手下部將高順的軍隊相遇,便挺槍與高順大戰。兩人大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陣逃跑,夏侯惇縱馬追趕,高順軍中有個叫曹性的將領看見,暗地拈弓搭箭,看夏侯惇近了,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于是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于是便放進嘴裏吃掉了,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曹性不及提防,早被嚇得魂飛魄散,被夏侯惇一槍搠透面門,斃命當場。
關羽刮毒療傷說的是關二哥有一次在與曹軍的戰鬥中,右臂中了毒箭,衆將請關公班師回荊州調治,關公不允,說:“我不能因小小創傷,而誤了軍國大事。”一日,來了一個自稱華佗的醫生,他說聽聞關公中了毒箭,特來醫治。這時,關公的右臂痛得厲害,正和馬良下棋來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亂了軍心。華佗看過關公的箭傷,說:“君侯的手臂若再不治理,恐怕便要廢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縛在柱上,然後我用刀把皮肉割開至見骨,刮去骨頭上的毒,再敷上藥,以線縫合,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懼怕。”關公聽了,笑說自己不是世間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臂縛在柱上;並讓人先送上食物,說:“先生遠道而來,請先用酒菜!”關公陪著華佗吃了一會,便伸出了右臂,說:“現在就請動手,我照樣下棋吃喝,請先生不要見怪!”華佗也不再說什麽,取出一把尖刀,請人在關公的臂下放上一個盆子,看准了位置,下刀把關公的皮肉割開。關公吃喝如常,華佗氣定神閑說:“我用刀把君侯骨頭上的毒給刮走,這就好了!”華佗的手法娴熟,話剛說完,手上的刀子已經在關公手臂的骨頭上來回刮,還發出悉悉的聲音,流出的血也溢出了盆子。將士見到這情境,都掩面失色,惟獨關公仍繼續下棋吃喝,面不改容。
以上二人都是對自己夠狠的人物,曹操割須逃命似乎沒有辦法和二人相比,顯得很慫,但是實際上在古人眼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任何身體的部分都是很重要的。曹操在潼關與馬超大戰,西涼兵來勢凶猛,曹軍將士都抵擋不住,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胡子的是曹操!”曹操驚慌,拿著佩刀馬上割了胡子。軍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訴了馬超。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聽見喊聲,立即扯起衣角包著下巴才逃跑了。
以上三人對自己的發狠程度其實如果要對比的話確實很困難,三人都是可以發狠的人,而且可以說都是不怕死的主,但是就事論事,關羽體現的是意志力而不是狠,曹操就完全是爲了活命或者交“一命換一命”,真正體現凶狠的還是夏侯惇,就這種操作在戰場上無疑是很有威懾力的。如果非要做個對比,其實曹操需要跨越的心理障礙是最大的,因爲在古人眼中,發須都是生命的象征,割須就相當于提前殺死了一個自己。對別人的狠毒其實並不算真正的狠毒,對自己的狠毒才是真正的狠毒,所以如果這樣考量的話,關羽的刮骨療毒其實是三人中最不狠的,因爲他畢竟是爲了活命,而夏侯惇雖然很震撼,但是畢竟是出于愛惜自己身體的思想,只有曹操是在思想裏殺死自己了,所以說曹操雖然只是割須而已卻才是對自己最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