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嶽翔 報道
本地的“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服務市場迎來更多業者。
本地首家挂牌數碼支付服務供應商——米支付(MC Payment),去年12月底開始在我國推出“先買後付”服務,目前已設有約100個服務站點,今年2月份交易額逾50萬元。
米支付集團創辦人及總裁古明克說:“先買後付服務爲零售商和支付服務供應商提供了巨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機會,我們期待這項服務的普及率不斷提高。”
除了米支付之外,在本地提供先買後付服務的公司還包括Rely、hoolah、Atome、OctiFi和Grab等。
先買後付服務一般上讓消費者分三期還款,購物的時候先支付三分之一款項,剩余的後兩個月支付。Rely還可讓消費者分四期還款,每兩周還一筆。Grab則讓消費者選擇在下個月一次過還清,或分四期,每月還一筆。
采納先買後付服務的行業廣泛,包括衣飾、珠寶、電器、家具、美容、餐飲等,不少電商平台也可使用。
根據美國科技供應商Worldpay from FIS日前發表全球支付報告,先買後付服務的使用率在本地目前僅達3%,預期未來四年內或提高到13%。
先買後付服務最早從歐美開始興起,《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日前發布研究顯示,提供先買後付服務的五家金融科技公司2020年交易額同比增長62%至734億美元(985億新元),當中包括瑞典的Klarna、澳大利亞的Afterpay和美國的Affirm。它們去年活躍客戶數目預計增長43%至1億125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