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韬略 新媛
“林恩強一聲吼,東南亞油價跟著抖三抖”。上個世紀末,林恩強在整個亞洲石油界的聲譽無人不曉;在中國大陸,他的“福建油幫”一度攻克3000億民營石油行業的半壁江山。
如今年近八旬的他,本該安度晚年之時,卻深陷債務沼澤和造假風雲,一生的心血也不得不申請破産。
而林恩強的高光與隕落,都與石油密不可分。
林恩強18歲時就移居新加坡,從“油耗子”到擁有專業販賣團隊,再到後來一舉創辦興隆,雖依靠“圈地賣油”已有不菲的收入,但他卻沒有就此止步。
上世紀80年代,他進入原油提煉領域,僅僅幾年興隆就成爲新加坡第二大本土企業;90年代,他一次性收購5艘超級油輪,並訂制19艘特殊油輪,打造了新加坡最大私營船企——新加坡海洋油輪有限公司;1998年,他又一口氣購入46萬噸柴油,震驚了全世界,興隆集團也當即成爲名副其實的“石油霸主”。
從此,憑借在行業內的呼風喚雨,人們都敬稱他爲“OK林”,“在新加坡買賣燃料油,如果林恩強不點頭示意‘OK’,有再多的錢都沒用。”
盡管已經移居新加坡,祖籍福建的林恩強卻對同鄉有著深厚的情義。
在福建民營石油幫中,林恩強是公認的“石油教父”,他一手教出海澳石油創始人鄭金泉、泰山石化董事長蔡天真等,在90年代,“福建石油幫”一度成爲國內第一民營石油勢力。
但林恩強不僅注重“傳幫帶”,還敲中國其他省份的竹杠,以興隆當時的影響力,足以低價買入幾個月內市場上全部燃油,然後再以高價賣出。
中國燃油進口定價爲裝船前後分別計算,與林恩強交易的中國油輪,在新加坡裝船前油價迅速上漲,裝船後卻立刻下跌。
此外,在原油緊缺時,囤積大量石油的林恩強只給福建人供貨,其他省份的商人卻很難拿到貨,或只能高價入手,這讓不少油商叫苦連天。
但這位“福建油幫教父”,在中國的事業卻並非一直得心應手。1995年,林恩強在福州興建了一座可以停靠3萬噸級油輪的碼頭,儲油庫總儲量爲8.5萬立方米,可在建設過程中遭遇了“滑鐵盧”,“1000多萬美元的投資幾乎全部打了水漂”。
但這次失敗,僅是厄運的開端。
據相關報道,截止2019年10月,興隆淨利潤高達7820萬美元,但“這幾年興隆卻一直沒有盈利”。
2020年初,爲了在全球燃油限硫令新規實施後還能大賺,他再次大量囤油,卻不料疫情導致燃油需求下降,此前的囤貨不僅滯銷,價格也暴跌,從而引發一系列債務問題,直至興隆破産。
如今興隆集團的總負債已經達到了40.5億美元,總資産卻僅爲7.14億美元,這場風波還在繼續,如果在“OK林”時代,也許他還能東山再起,但林恩強已是一名78歲的老人。
更有些諷刺的是,一面是銀行追債,另一面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卻將他列入榜單。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