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局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研究結果有助我國爲水産養殖業制訂可持續發展的計劃。食品局致力于擴大可用于生産糧食的海洋空間,提升海上漁場的潛能,進而提高漁産以達成“30·30願景”。
海水中的病毒和細菌會隨著潮汐流動,這意味著一旦有漁場被感染,周圍漁場很快也會受波及。新加坡食品局將展開研究,了解魚類疾病傳播,以及如何降低疾病在漁場間擴散的風險。
食品局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研究團隊會利用液體動力學(hydrodynamic)模式來了解海洋空間的互通性,包括柔佛海峽和新加坡海峽,預測疾病如何在各漁場之間傳播,以及對水産産量的影響。
“研究結果能助我們爲水産養殖業制訂可持續發展的計劃。食品局致力于擴大可用于生産糧食的海洋空間,提升海上漁場的潛能,進而提高漁産以達成‘30·30願景’。這也與我們在南部水域推動水産養殖的努力相輔相成。”
本地目前有110家海上漁場,除了兩家設在南部海域外,其余的都集中在北部海域的柔佛海峽。
這項有關新加坡沿海水域的研究前天(8月12日)截止招標。液體動力學研究的是水的流動,它會受季候轉變影響。
水産養殖創新中心總監李志偉博士受訪時解釋,了解水流對沿海水産養殖業非常重要。由于柔佛海峽很短,一旦暴發疾病、浮遊生物泛濫,或是有工廠排放廢水等,問題很快就會從一端擴散到另一端。加上我國沿海的水淺,暗流太強會把海床上的病原體和有害物質帶到海面上。
我國2014年和2015年曾出現浮遊生物大量繁殖的現象,導致多家本地養魚場的魚一夜之間全部死亡。
研究分兩階段耗時10個月
根據招標文件,研究分成兩個階段,預計耗時10個月完成。
首階段著重于減少漁場間互通的情況,及識別更多適合養殖水産的區域。第二階段側重研究四種病原體的傳播,包括虹彩病毒(Iridovirus)、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鏈球菌,以及寄生蟲新貝尼登蟲。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分校)水産養殖高級研究員郭淩風博士說:“這四種病原體可對本地飼養魚類造成嚴重威脅,所導致的魚只死亡率或産量折損率可高達80%至100%。它們過去都曾在魚群間引發疾病,算是魚類的地方性流行病。”
專研水生動物健康的她進一步解釋,病原體在水中的壽命有限,唯有通過感染下一個寄主才能繼續存活。因此漁場之間的距離和液體動力,都會影響疾病是否能擴散開來和擴散速度。
她說,這項研究有助食品局決定未來要把漁場設在哪裏,怎麽在有效管理的同時降低病毒散布的風險,確保本地水産養殖業長期下來可持續發展。
李志偉認爲,這是一項有意義的研究,加深對水産傳染病學的認識,未來可以鼓勵漁農以適當的養殖方式來阻斷病毒傳播鏈。
在白沙岸外經營Aquablue漁場的黃愛明(60歲)告訴記者,只要有漁場受感染,病毒就會隨著潮水散播至附近的漁場。視天氣、水流急緩等,病毒傳播速度介于一個星期至一個月。
去年底,因爲百多米外有家漁場被感染,導致黃愛明飼養的幾千條鲈魚皮膚潰爛和脫鱗,在幾個月內相繼死去。
他說:“漁農不可能阻止病毒傳播,只能降低擴散幅度,例如把魚群的死亡率從每天二三十條,減少至每天一兩條。”
他建議,當局可以在一些地方促進淡菜、海綿動物、海藻和藤壺的生長,這些海洋生物有助海水過濾,減低細菌和病毒傳播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