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鹽在中國是一日三餐的代表,而一座房子裏有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廚房才會更有家的味道。所以不管現在外賣多麽便利,大家還是會覺得在家裏做的飯更好吃、更健康。
但世界上有一個國家的人幾乎不在家做飯,精致的廚房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家裏的一個擺設,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國內嚴格的控煙規定更是讓無數煙民對新加坡心生畏懼。新加坡實施的無煙政策不僅針對香煙,廚房油煙的管控同樣嚴格。新加坡的樓體結構幾乎沒有煙道,在新加坡安裝抽油煙機是需要申請牌照的,往室外排放油煙更是犯法。若用到廚房做飯,油煙只能用濾油紙過濾後排在自己家裏。
在新加坡租公寓或民宿時,房東會明確告知其屋內廚房是否可用,可以制作哪類食物,若要炒制大油煙菜品,想都別想,不允許。
所以說,新加坡人的廚房是擺設,一點都不爲過。
新加坡生活節奏較快
新加坡是發達國家,作爲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要在七百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得更好,跻身精英們的都市世界裏,這裏的人都是來去如風,生活節奏很快。
新加坡的工作時間很多是5.5天,除了正常上班,加班也是常見現象,快節奏的工作生活讓這裏的人並不想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做飯這件事上,要知道,做個飯的時間他們也許可以多賺不少錢。
新加坡隨處可見”大排檔”
新加坡是一個多文化族群的國家,多元的文化和豐富的曆史使它成爲了一個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的美食在新加坡聚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食閣,也叫小販中心,類似我們的大排檔。
19世紀中葉至1930年代,英殖民政府基于錫礦、橡膠種植業和港口貿易的巨大勞力需求,從中國、印度與印尼引進大量客工,街頭小販便出現于這個時期。當時,大部分小販在家鄉本就是經營飲食業,因此售賣的都是正宗的家鄉原味美食。
20世紀初,殖民政府開始著手街頭小販的問題,于1903年立法要求街頭小販向華民政務司署登記。爲了避免影響市容,及考慮到環境健康與衛生問題,街頭小販于1908年被要求遷往後巷營業,不允許在五腳基和大街上擺攤。
與此同時,市政委員會也提出設立“小販聚點”(Shelters for hawkers)的構想。此構想被認爲是今日小販中心的雛形。
新加坡小販中心演化曆程
無可替代的國家瑰寶
小販中心的發展與演化,與新加坡這片土地上的人文、曆史發展緊密相連,因此2019 年3 月提交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申請,對新加坡人來說是順理成章。
2018 年國慶群衆大會當天,總理李顯龍宣布將遞交相關申請文件後,有關單位用了逾半年的時間,准備所需資料,並收集群衆的支持與簽名。85 萬份捐款承諾通過網站、巡回展覽及流動捐款站等平台傳遞到申請單位手中,足以證明此項申請獲得衆多國民支持。
去年12月,新加坡小販中心文化申遺成功,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對新加坡人而言,這件不可取代的國家瑰寶能獲得國際認可,實是錦上添花的一樁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