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良好監管、卓越正規教育及蓬勃就業市場,新加坡在今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上晉升一個名次,全球排名第二,緊跟瑞士之後。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美國研究機構Portulans Institute聯合發布的“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lobal Tal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針對134個國家的監管、教育,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等方面進行評估,衡量各國的人才競爭力。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總和占全球近98%,總人口則占全球逾94%。
瑞士以82.09分繼續高居全球人才競爭力榜首,新加坡(79.38分)和美國(78.81分)緊跟在後。自2013年展開調查以來,新加坡在全球榜上一直是坐亞望冠,唯獨去年被美國拉下。
從亞太區域來看,新加坡今年繼續引領其他國家,更是唯一跻入全球城市人才競爭力指數排行榜前10名的亞洲城市。
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設有六個關鍵指標,即國內環境、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保留、技術與職業技能,以及全球知識技能。
調查顯示,新加坡在國內環境、人才吸引和人才培養這三個指標位居第二,至于技術與職業技能,以及全球知識技能這兩個指標則排名第四和第三,意味著我國就業市場需求和勞動力供應能獲得滿足。
我國正規教育表現出衆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高級研究員及報告合著者布呂諾·朗萬(Bruno Lanvin)告訴《聯合早報》,新加坡能重登第二位,是因在正規教育方面表現出衆,得分從全球第12名躍升至第一,主要基于更高的技術與職業教育入學率和高等教育支出,而這符合新加坡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等教育領域持續獲得的優異表現。
他也說:“本地優良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在疫情期間發揮作用,其他聯通性較差的經濟體因封鎖措施而掙紮維持經濟活動。”
不過,新加坡在留住人才方面表現稍微遜色,能吸引國際人才但卻不能長期留住他們,可持續發展和生活素質這兩個條件仍有待加強。
盡管新加坡在退休金覆蓋(可持續發展條件之一)及醫生占總人口比率(生活素質條件之一)的得分較低,但布呂諾·朗萬建議,我國可以增強環境質量,及進一步發揮教育、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和良好監管等方面優勢,以提升人才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