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曆高與金融知識淵博未必成正比?(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本公司産品及交易平台曾獲獎”
“每周保證提供高達5%無風險利潤”
看到上述這兩句標語,你是否會抵擋不住誘惑,把血汗錢投入該公司進行投資?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在受訪的約300名投資者當中,竟有超過半數相信上述公司釋出的是“好康”、屬于真實且優質的投資平台。
實際上,這個冒牌公司用來詐騙的伎倆,這種“好康”優惠根本就不存在。
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半數受訪者相信冒牌公司釋出的是“好康”、屬于真實且優質的投資平台,而他們多數都是年輕投資者。(海峽時報)
該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都無法辨識這個優惠是假的。只有三分之一相信“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騙徒才會想出這類“好康”。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調查者的年齡介于21歲至39歲,大多是大學畢業生或初踏入社會的較年輕工作人士。
當中,至少六成持有大學學位或更高學曆。
這項調查似乎驗證了:
即便一個人學曆高,也未必代表他或她的金融知識淵博,畢竟對于金錢投資的經驗,是必須通過人生曆練、願意觀察及學習才能獲取的。
看到這種現象,紅螞蟻不免想起一句老話:
很會讀書(Book Smart)不見得精明不會被騙(Street Smart)。
(海峽時報)
近年來,本地的詐騙案層出不窮。單在去年,就有超過2400名投資者把錢投入網上騙局,總共損失了1900萬新元。
其中一筆單人最大虧損爲600萬新元。其余一些投資者每人也損失約100萬至200萬元不等。
這些受害者之所以“荷包大出血”,是因爲他們當中許多都賺取高薪、在公司職位高,或是已在各自領域打拼很久的企業家。
事實再次印證,即使擁有豐富工作經驗也不能避免人們落入騙局。因爲不法之徒非常熟悉人性的弱點,懂得專攻貪念及無知。
去年超過2400名投資者把錢投入網上騙局,總共損失了1900萬新元,導致“荷包大出血”。(海峽時報)
“受業界監管”的企業未必都可信
調查也凸顯另一個有趣的觀點:
本地年輕投資者一般對于“受業界監管”的企業,都給予更高的可信度。
約80名受訪者在看到一個標榜著“受企業監管”的企業後,就輕信它是一個正當的投資單位。
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堅信,即使在這些“受企業監管”的企業投資後虧損,也能獲得監管局的一些補償。
金融管理局外觀。(海峽時報)
投資者對于金融管理局等機構有十足信心,固然是個好現象,但不意味著他們就可以不必私下先“做足功課”,或者無需接受與投資相關的各種風險。
TVRFeExqWTFMak15TGpFek5nPT0=
終歸還是回到同一個道理:類似“受業界監管”的標語既然對投資者具有吸引力,自然也可以爲騙子所用,成爲他們的詐騙手段。
即使投資那些受監管的企業,不代表不會輸錢,因爲所有投資都會受到外部因素如國際局勢的影響,這是企業無法掌控的風險。
同樣的,在本地投資房地産,也不一定是包贏的投資,因爲它很大程度上必須仰賴于整體市場情況。
年輕人多在社媒上學習如何投資
社媒上學投資,弊多于利?(路透社)
此調查是由南洋理工大學傳播系四名應屆畢業生設計,旨在測試受訪者能否分辨真實優惠及欺詐手段的差別。
調查進一步揭露,超過九成的受訪者深知,當某個公司“承諾”高額的無風險利潤時,這一般都是詐騙手法的迹象,因此在回答“會否相信”時,他們很笃定地回答“不會”。
不過就整體而言,受訪者辨別“假好康”的能力,只有約兩成的受訪者及格,其他人不是填寫不確定、就是對冒牌優惠信以爲真。
另外,八成受訪者表示,他們是從社交媒體上的貼文及視頻,學到如何投資。
負責指導四人團隊的南大副教授Edmund Lee告訴《海峽時報》:
“年輕人經常會被社交媒體上自诩爲財務專家的賬號影響,因此提高他們辨別詐騙手法的意識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