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整合社會服務的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隆,于2021年7月宣布啓動長期規劃檢討(Long-Term Plan Review)公衆咨詢活動。他形容這次檢討是一項“具挑戰性的任務,但也充滿了可能性”,政府尋求實施“大膽和富有想像力的點子,以規劃未來50年及更長遠的新加坡故事”。
教授簡介
TAN, KHEE GIAP | 陳企業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
新加坡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主席
新加坡自1971年制定首個發展概念總藍圖(Concept Plan)起,便定期爲長期規劃進行檢討,這次是最新的一輪。市區重建局已與國人接觸,收集點子並討論對新加坡未來的願景。部長合理預期,“這一系列的對話將具包容性,並秉持坦誠、開放和富建設性的精神”。
長期規劃檢討的目的,是制定土地使用計劃和策略,以引導新加坡未來50年及更長遠的城市發展。爲找出能實現這些價值觀和願景的大膽點子和策略,目前正在進行的討論,涉及四個主要特點或軌道。
軌道一,是建立一個具包容性的新加坡。我們未來的城市應該能夠滿足不同年齡、背景、能力和興趣的國人的多元需求。長遠來看,我們的建築環境如何爲所有人提供空間,同時也加強鄰裏、市區,以至全島的社會包容性和凝聚力?
軌道二,是打造一個善于應變且堅韌的新加坡,以應對持續加速的科技進步,以及諸如大流行病和供應鏈扭曲等會改變我們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方式的突發事件。我們如何規劃建築環境,使其更能適應變化,同時又能長期保持經濟活力和相關性?
軌道三,是以我們有限的土地和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須要在不同需求之間取得平衡,包括環境、經濟、社會和安全目標。氣候變化迫在眉睫,我們如何管理有限的財政和土地資源,以滿足當前和未來的需求?
軌道四,是利用我們自然形成的文化遺産和景點,實現一個獨特而令人喜愛的新加坡。通過爲國人和旅客提供休閑選項,將新加坡塑造成一個獨特的城市和令人喜愛的家園。從長遠來看,我們如何持續更新,讓新加坡成爲一個充滿活力的全球化國際大都會?
各種挑戰
下一個50年及其後確實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跨度。在規劃未來50年時,保持開放心態,以及讓利益相關者全面參與是必要的。如此龐大的任務必須從全面角度審視,務實地面對潛在情境和機遇,並預測未來哪些多變的全球趨勢,可能顛覆或驅動我們未來的經濟。這些趨勢包括快速的數碼化、科技創新、去中心化的金融體系、去全球化,以及生産供應鏈的區域性轉移。
此外,另一個關鍵的挑戰是,如何有創意地克服我們作爲一個獨特的彈丸小國所面對的地理環境限制。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和島嶼森林砍伐等外在因素,正在加劇這些限制。應對這些可能大幅度改變我們的生活條件和地理環境的挑戰,至關重要。
長期規劃包括爲大流行病等難以預測的“黑天鵝事件”做好准備,並處理“房間裏的大象”,例如人口迅速老齡化、對外在水資源依賴、社會向上的流動性減弱,以及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等。公衆在參與對話的過程中,往往更多地聚焦于社會公義和共享的社區空間,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爲對大部分的利益相關者而言,這些課題較爲明顯,影響也似乎較直接。然而,隨著新加坡持續通過去中心化進行“再城市化”(re-urbanize),我們應該就未來經濟韌性和優化土地使用的更多投入,展開更廣泛的專家討論,甚至進行激烈但具建設性的辯論。
兩個基本假設
在談論長期規劃檢討時,有至少兩個敏感但不可避免的基本假設。
首先,新加坡目前擁有一個長期執政、穩定且在國會中占多數議席的政府。我們不能認定當前的政治格局,在未來20年內會維持不變。一個占絕大多數議席的政府,對于確保果斷的政策決定、持續的公共資金資助,以及有效實施長期規劃檢討所采用的部分內容,極其重要。這樣的政治生態,在許多國家的兩黨制下未必盛行。
其次,在規劃方面,長期規劃檢討無可避免地必須將各種長遠情境考慮在內,包括潛在的人口趨勢,例如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外籍勞動隊伍最理想的規模等。
科技驅動力量
雖然新加坡的各個政府部門和機構,可能已探討過我們接下來將提出的建議和觀點,但這些建議和觀點可能尚未進行系統化檢視或獲得積極推行。就未來潛在的市區重建及其相關的公共政策領域而言,凸顯其中的一些沖擊和影響是有幫助的。
首先,顛覆和驅動新加坡經濟的力量,將塑造我們未來的工業集群、供應鏈轉移、人力需求和數碼化經濟的需要。
在建設先進位造業集群的過程中,新加坡能以成爲全球企業樞紐,和一個擁有豐富人才庫的科技創新中心爲目標。由于對居民造成的風險較低,這類由科技驅動的制造業集群,和市區之間的距離限制可能會減少。5G科技、人工智能、雲端計算,以及物聯網的發展,推動半導體行業電子芯片的強勁增長,成爲新加坡一股新的增長動力。裕廊集團的淡濱尼晶圓制造園,將需要充足的工業用途純水供應。
其次,中國和亞洲近期出現了由科技驅動的電子平台趨勢,包括價格低于購物商場的電子商務、搶攻餐館生意的網上送餐服務、比傳統呼叫德士更有效率的電召車服務、繞過中間商從工廠直達消費者的電子制造業,以及可能將以顯著成本優勢超越實體銀行,實現金融體系去中心化的電子數碼銀行區塊鏈技術。
這類面向大衆市場、由科技驅動的商業模式,已經開始擠壓傳統公司的利潤空間。這將對城市實體基礎設施的規劃帶來新的影響。
這些趨勢預計也將出現在擁有6億4000萬人口的東盟,而實際上其中一些趨勢已經發生。因此,長期規劃必須考慮新加坡所扮演的角色,使其有能力充當本區域經濟體的有用橋梁樞紐。
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是,政府即時決定采用T-1方程式,爲全島免費提供互聯網連接,其中T爲最新的移動互聯網協議,以保持低成本運作。成本效益計算顯示,這將進一步爲經濟增值,並産生溢出效應,有助加快未來經濟由科技驅動的結構性轉型。
去中心化
第三,在傳統企業的盈利開始受到擠壓的同時,很多科技驅動的電子平台也正蒙受重大虧損。
然而,這些電子平台在人們眼中的價值來自資本市場。從長遠來看,這是不可持續的。競爭的結果是,有形産品的利潤越來越低,無形的文化屬性卻因更個人化的服務而獲得更好的定價。
在一個新的數碼化世界裏,服務形式的文化屬性將塑造企業未來的競爭力。隨著新加坡向高附加值的服務型經濟發展,未來的城市國家將須要滿足知識型勞動力的需求。他們越來越少在辦公室工作,工作地點的國際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在城市規劃方面,這種創造就業機會的轉變,確實對我們針對高技能白領和中低技能勞動密集型藍領員工的人力政策,具有深刻影響。
第四,去中心化無疑將繼續成爲新加坡未來幾十年“再城市化”計劃裏重要的一環。
展望未來,這個城市國家的都市化預料會擴大至全島。我們將爲所有利益相關者提供綠色環境和更大的休閑空間,以平衡企業和商業發展。
公共和私人住宅的基礎設施得重新規劃,讓容積率翻倍。理論上,這樣可以把一半的住宅用地轉爲改善綠色休閑環境之用。
作爲去中心化計劃的一部分,而聚集在地鐵沿線和各站周圍的房屋建築,必須與企業和商業實體緊密結合。這類專門用途、建在半郊區的宏大基礎設施,將縮短上班的交通時間、減少交通運輸工具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和使用成本,並帶來積極的外部效應,如改善睡眠質量和增加家人的相處時間。從微觀的家庭層面來看,倘若居家辦公和學習在未來成爲常態,重新設計公共和私人住宅將變得至關重要。
建設海岸淡水集水區
第五,新加坡有30%的土地高出平均海平面不到五米。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最新評估,新加坡的海平面在2100年之前預計上升一米。公用事業局海岸防衛署署長邱翠妮在一場由《海峽時報》主辦的網絡研討會上指出,“如果把所有因素考慮在內,包括風暴潮、極端漲潮、地面沉降等,海平面甚至可能上升四至五米”。
有鑒于全球持續變暖、更高的降雨強度和頻率,副總理王瑞傑在2020年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成立海岸及洪水防護基金(Coastal and Flood Protection Fund)來建設海岸防護基礎設施。這一值得歡迎的舉措,有助我們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我們建議利用海岸及洪水防護基金,研究在海岸防護基礎設施和新加坡海岸線之間,建設淡水集水區的可行性。這個創新的做法可以一石二鳥,既能保護新加坡免受洪水的破壞,又可拓展我們的水資源。要知道,我們與馬來西亞簽署的最後一份水供協議,將在2061年到期。
打造小歐洲
最後,新加坡人似乎有一個廣泛的共識,即期望我們未來的城市能滿足跨越不同種族、社會背景、語言和宗教傳統的人民多元而獨特的需求。
自獨立以來的50年間,盡管偶爾出現恐怖主義威脅、種族事件和意料之外的社會摩擦,新加坡在有意識的努力下,還是把國家建設成一個具高度凝聚力、包容性和安全的社會。
新加坡擁有非常豐富和令人喜愛的文化傳統和曆史文化遺産,這體現在我們的牛車水、小印度、甘榜格南和芽籠士乃。作爲一個國際大都會,在沿著烏節路遊客地帶發展國際文化集群,如小法國或小歐洲,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遊客。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因此,正如2030年新加坡綠色發展藍圖(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所強調的,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公平共享經濟、社會和實體空間尤爲關鍵。政府果敢地收回六個高爾夫球場,重新發展爲新的用途,這是土地資源有限的新加坡確保公平分享空間的又一持續努力。高爾夫球場正是一個犧牲那麽多人利益,只讓那麽少人享用大片土地的典型例子。
結論是,要讓長期規劃檢討具有意義並受到嚴正看待,先決條件是擁有充足的財政資源,才能長遠地進行城市更新。因此,爲新加坡經濟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將是一項持續不斷的工作。
文章來源:聯合早報,2022年2月15日,星期二
作者:陳企業,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 | 陳延毅,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法律系二年級學生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內容來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官方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