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推展行善工作的最大阻礙,65%企業認爲是人手問題,53%認爲是資源有限。
調查結果發現,與2017年相比,去年參與行善的企業增加了15個百分點,行善形式包括捐款、志願服務和倡導工作。
企業宗旨全國框架及藍圖將爲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指引和建議,希望可促進各方協作,共同打造“樂善城市”(City of Good)。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昨天公布的企業行善調查是2017年後的第二次,目的是了解企業在行善方面的進展。調查在去年5月24日至9月初進行,訪問對象是本地約1000家企業。
不過,半數受訪企業是不定期地參與行善,超過八成沒定下確切預算來行善。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副總裁蘇钊耀指出,疫情對不少企業帶來沖擊,也反映了社會榮衰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不少企業因此開始思索企業宗旨和社會責任。中心與旗下的樂善公司將幫助企業在行善方面發揮更大的效應。
近六成企業把行善納入公司制度,例如向員工介紹志願工作、讓員工用有薪假去參與義務工作等。
捐贈實物的比率增加了13個百分點,從2017年的37%增至去年的50%;利用技能提供無償服務的比率從13%增加到24%;進行公益倡導工作的比率從13%增加到23%。
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的調查發現,與四年前相比,冠病疫情期間有更多企業通過捐款、志願服務與宣導公益來回饋社會。這些企業的占比從2017年的52%增加到去年的67%。
由于推動企業行善文化與社會責任至關重要,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同相關的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共同制定“企業宗旨全國框架與藍圖”(National Framework and Blueprint on Corporate Purpose),引導企業規劃慈善事業,並跟進工作進展。這個框架和藍圖預計明年1月推出。
更多企業以捐款以外的形式回饋社會。盡管捐款的企業從2017年的62%減至去年的51%,捐贈實物、提供無償服務等的企業卻增加了。
此外,疫情可能促使企業重新思考企業宗旨和營運模式。把行善列爲企業價值觀的公司從2017年的44%增加到去年的54%。
盡管如此,僅有14%企業同意公司在推動公益事業上做得好。84%企業表示在財政年規劃中,並沒有定下確切預算來進行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