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軟銀集團、美國私募基金KKR等也是主要投資人4月11日,東南亞互聯網巨頭PT GoTo Gojek Tokopedia Tbk(下稱“GoTo”)在印度尼西亞證券交易所(IDX)主板上市,成爲該國修改上市規則後,首個采用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開盤後,GoTo股價最高沖至416印尼盾,收報382印尼盾,較發行價上漲約13%,盤中市值突破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10億元)。
GoTo股價4月12日最新每股報364印尼盾,暫跌4.71%。在GoTo成功上市的背後,不乏中國互聯網巨頭的身影。 GoTo由印尼網約車公司Gojek和電商平台Tokopedia于2021年5月合並而成。合並後的GoTo包括Gojek,Tokopedia及新增金融服務部門GoTo Financial,業務覆蓋移動出行、外賣送餐、物流、電商及金融等多個領域。 在合並之初,市場曾預期GoTo最快將于2021年底上市,並謀求在印尼和美國兩地上市,但因印尼金融監管部門正計劃修改上市規則,令GoTo上市步伐減緩。直至2021年12月,印尼金融服務監管局(OJK)通過新規定,允許科技公司在該國證交所,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爲GoTo上市鋪平了道路。GoTo成爲印尼首個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 據GoTo招股書,上市後,集團首席執行官Andre Soelistyo,Tokope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William Tanuwijaya等高管共持有6.08%的股份,擁有58.26%的投票權。 GoTo擁有一衆明星投資者加持,包括中國的阿裏巴巴、日本的軟銀集團、美國私募基金KKR、紅杉資本和華平投資等。監管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阿裏巴巴以現金對價4.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2億元),完成對Tokopedia的注資;又于2018年12月以總現金對價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43億元),額外收購Tokopedia新發行的優先股。完成該項投資後,在股權完全稀釋的基礎上,阿裏巴巴持有Tokopedia的股份約29%。 Gojek和Tokopedia合並之後,阿裏巴巴、軟銀等仍爲GoTo的主要股東。GoTo最新招股書顯示,阿裏巴巴持有GoTo 集團8.84%的股份,僅次于集團員工期權基金GoTo Perpleverse持有的9.03%股份,略高于軟銀集團的8.71%。以GoTo首日收盤價計算,阿裏及軟銀持有的股份,市值逾50億美元。 中資互聯網巨頭們早在兩家公司合並前就已入股。2017年,日本媒體日經亞洲引述Gojek管理層稱,Gojek獲得騰訊1億至1.5億美元,以及京東1億美元投資。2019年和2021年,騰訊又參與了Gojek的兩輪融資,但具體投資金額並未披露。
GoTo本次發售467億股A類股份,發行價爲每股338印尼盾(約合0.02美元),包括約9.55億美元的新發行股票和約1.46億美元的庫存股(用于超額發售),籌集總額約11億美元。公告稱,GoTo成爲2022年迄今爲止亞洲第三大、全球第五大IPO。 GoTo還發起了一項名爲“互相合作股份計劃” (GoTong Royong Share Program),以股票或現金的形式,向符合要求的司機合夥人派送2000萬美元。此外,GoTo還成立了名爲GoTo 未來基金(GoTo Future Fund)的捐贈基金,幫助實現零排放、零浪費和零障礙的可持續發展承諾。 GoTo首席執行官Andre Soelistyo稱,作爲一家上市公司,GoTo踏上了新的征程。盡管全球市場波動,但投資者的興趣依然強烈,反映出東南亞區域對移動出行、電子商務和金融科技等服務的需求迅速增長。 中國的衆爲資本于2017年投資Tokopedia。該基金合夥人徐薇對財新稱,東南亞市場人口結構偏年輕化,智能手機及互聯網的滲透率也在迅速增長。2017年,印尼人均GDP接近2000美元,這是電商滲透率高速提升的一個契機。印尼作爲東南亞人口基數最大的單一市場,足以支撐企業將印尼市場“做深做透,而不急于擴張”。 東南亞互聯網賽道競爭激烈,日趨寡頭化,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除了GoTo,還包括冬海集團( NYSE:SE)和Grab( NASDAQ:Grab)。 冬海集團旗下擁有遊戲、電商及數字支付三大業務,並積極進行國際化擴張。Grab則發展成爲包括網約車、外賣送餐、百貨配送、電子支付等業務的一站式綜合應用程序,覆蓋8個國家、480個個城市。 Gojek和Tokopedia作爲各自賽道上的佼佼者,通過合並實現協同效應,成爲東南亞互聯網公司三巨頭之一。 “Gojek和Tokopedia的合並具有非常重要的裏程碑意義。” 徐薇分析說,Tokopedia主業是電商業務,Gojek提供出行和外賣服務爲主的本地生活服務,這些均爲消費者日常最高頻的消費板塊。通過二者的合並,囊括多元化服務,有利于提高用戶粘性,爲GoTo未來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冬海集團及Grab已先于GoTo上市,但近期股價表現欠佳,令市場對東南亞互聯網公司估值産生疑慮。徐薇稱,不關注短期市場波動,更看重企業能爲用戶帶來的價值和未來可創造的商業價值。在中國,電商板塊出現像阿裏、京東、拼多多等超級巨頭,本地服務板塊有美團,出行領域有滴滴。印尼擁有2.7億人口且人口結構低齡化,具有相當大的想象空間。*原文標題:東南亞巨頭GoTo市值超千億 阿裏騰訊京東誰賺最多?*免責聲明,分析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作爲任何人或機構的投資建議
*本文爲財新網“星港錢潮”欄目特供新加坡眼。“星港錢潮”是中國領先的專業媒體財新爲新加坡和香港經濟和商業報道推出的重磅欄目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