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起,新加坡的機器人密度就以每年平均27%的速率增長。(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紅螞蟻去年曾介紹過一款在香港研發、能替護士尋房幫病患量體溫的機器人。這樣的人工智能技術(AI)因疫情而生,能解決醫療護理領域人手不足的問題。
疫情當前,無論是邊境管控,或是經濟不景氣帶來的“裁員潮”,人手短缺是全球面臨的共同難題。
許多領域不再單靠人力,而是加快科技轉換步伐,普遍使用機器人等自動化技術來彌補人手不足的情況。
新加坡工業自動化全球第二 中國AI使用率大增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工廠使用工業化機器人的現象正快速增長。
2020年,以每萬名員工來計算,各國與區域的工廠平均使用126個機器人。該報告將這個計算法稱爲機器人密度(robot density)。
相較于2015年的每萬名員工僅使用66個機器人,全球制造業的機器人密度在五年後就已經翻倍。
亞洲和澳洲的平均機器人密度並列最高,達每萬名員工134個機器人。
(資料來源/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王震宇制圖)
在全球範圍內,韓國的機器人密度排第一(932個機器人),新加坡排第二(605個機器人),緊跟著是日本、德國和瑞典。
該報告說,自2015年起,新加坡的機器人密度就以每年平均27%的速率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亞洲區工業化機器人使用率增長最快速的,五年前只排名全球第25,五年後已躍升爲第九名。
工地機器人使人力減半
在疫情期間,新加坡外籍員工短缺的問題相當顯著。人力部數據顯示,在2019年12月至去年9月,本地外籍員工人數銳減了23萬5700人。
隨著我國邊境逐漸重開,外籍員工雖然有望回流,但許多以往不曾使用機器人的領域,如今也轉向用機器人補上職位空缺。
美國企業 Boston Dynamics 研發一款名爲“Spot”的四腳機器人,是建築工地的好幫手。(路透社)
建築業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由美國企業 Boston Dynamics 研發的一款名爲“Spot”的四腳機器人,不僅能掃描工地的泥土和砂礫範圍,檢查工作進度,還能將搜集到的資料及時發送給建築公司的控制室。
著名的建築公司金門(Gammon)就使用了“Spot”。公司總經理麥克奧康奈爾告訴《南華早報》,過往這類工作需要兩名員工來完成,如今只需一人來控制機器人。
奧康奈爾指出,疫情加劇了建築行業的人手短缺問題,尋找一個長遠解決方案迫在眉睫。
“在建築工地利用自動化方案來取代人力,已變得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盤點新加坡多功能機器人
的確,就算是未來哪一天疫情真的消失了,相信隨著科技發展,機器人也不會消失,而是繼續進化來提升目前一些領域的工作效率。
下列這些在新加坡亮相的機器人,你又聽過或看過幾個(一些已功成身退)?
會“掃書”的機器人
書本掃描機器人每天可掃描10萬本書的標簽。(互聯網)
國家圖書館“聘用”了兩架機器人,具有書本掃描功能,每天可掃描10萬本書的標簽,相等于館內圖書收藏的約三成。
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助理總監李怡芳(譯音)說:
“員工無須逐一查閱書架上的編號,這能減低日常工作及勞動密集環節。” 本地八家公共圖書館也采用13個“書本掃描機器人”,每天掃描約5萬本書,專門偵測擺放在錯誤位置的書籍。
紫外線消毒機器人
爲減低紫外線對人體有害的風險,Sunburst UV Bots只在商場營業時間之外運作。(星獅地産和PB集團提供)
名爲Sunburst UV Bots的自主移動機器人,是名副其實由疫情催生出的人工智能技術。
它主要以發出紫外線燈進行消毒,除了能避免撞上障礙物自行移動,也能感應出附近是否有人。若感應到人體,機器人也會自行關閉暫停消毒。
Sunburst UV Bots曾在疫情暴發初期,在義順納福城出沒。爲減低紫外線對人體有害的風險,機器人只在商場營業時間之外運作。
懂拖地又會說笑的機器人
會掃地還會唱歌說笑的機器人,在星耀樟宜派上用場。(互聯網)
本地機器人制造公司Lionsbot在2020年曾宣布制造300個不只會擦地,還會向路人唱歌和說笑話的機器人。
其中幾台就被“委派”到星耀樟宜和國家博物館工作,有趣的是,他們還有名字呢!
在機場工作的叫Yi-Wei、博物館的機器人則是Ella,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收集垃圾和洗刷地面。
餐館食閣好幫手
餐館和食閣忙得不可開交,紛紛以機器人代替人力。(聯合早報)
蟻粉對這款機器人一定不陌生。 防疫條例松綁後,許多餐館和食閣忙得不可開交,紛紛以機器人代替人力。
除了能“巡邏”讓食客無須走遠就能歸還餐具,還能記得餐桌位置,把菜肴送到食客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