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的利率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說,爲了達到控制需求的目標,各地央行會願意接受經濟走向衰退。他們的觀點應該是正確的。
投資者轉移焦點 緊縮政策或傷害經濟
然而,無論是75個基點或100個基點的加息,影響都不容小觑。聯儲局6月份的75個基點加息,是近30年來的最大幅度,本月再加息75個基點是幾乎肯定的。兩個月內加息150個基點對金融市場來說,是一件非同小可的重大事件。
金管局上周四又一次在周期以外收緊貨幣政策,將新元名義有效彙率(S$NEER)的中心軸上調,讓新元一次過升值。這是它今年內第二次在例常會議之外收緊政策,也是它自去年10月以來第四次收緊政策。
當全球經濟急劇下滑或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同步衰退,新加坡無法置身事外。
雖然提高彙率可抑制進口通脹,但對國內通脹壓力卻起不了作用。
那些不采取任何行動的央行將會吃虧,因爲本幣走弱會令進口變得更昂貴,從而導致通脹惡化。歐元便因爲歐洲央行尚未開始提高基准利率,在上周兌美元首次跌破平價。歐洲央行收緊政策相信也是遲早的事。
到目前爲止,作爲制造業領先指標的采購經理指數(PMI)依然處于擴張狀態,5月份的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也連續18個月同比擴張。然而2021年的比較基數較低,我國經濟今年可能取得一些增長,但是明年就很難說了。
新加坡作爲一個依賴出口的經濟體,新元升值會降低我們的出口競爭力,因此還是須要小心滯脹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IMF)已表示將在未來幾周第三度下調對今年的全球經濟預測,因爲自4月以來,全球經濟前景明顯變得黯淡,各個風險因素都加劇了,不排除全球經濟會在明年衰退。
面對這樣的大環境,高度依賴外部經濟的新加坡可能獨善其身嗎?
過去一周,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多個央行都在收緊貨幣政策,以抑制不斷飙升的通貨膨脹,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全球央行方向一致收緊貨幣政策,會引發金融市場動蕩,讓全球經濟放緩,甚至是衰退。
原定下個月才審核貨幣政策的菲律賓央行,也在同一天出乎意料地把利率上調75個基點至3.25%。
過去兩年,美國經濟一直在乘搭順風車。在超低利率及數萬億美元直升機式撒錢的刺激下,美國經濟實現了強勁增長。這趟經濟順風車程已經宣告結束。被視爲經濟下滑信號的兩年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上周出現2000年以來最嚴重倒挂。
投資者的焦點已轉移到緊縮政策可能對經濟造成的傷害。
盡管物價自去年就開始面對上升壓力,但各地央行如此大舉收緊貨幣政策,在幾個月前大概沒人預想得到。當時人們普遍相信,爲避免損害經濟,央行會以漸進方式收緊貨幣政策。不料供應鏈中斷比預期中更持久,加上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飙升,讓通脹情況變得失控。
自4月以來,全球經濟前景明顯變得黯淡,各個風險因素都加劇了,IMF不排除全球經濟會在明年衰退。面對這樣的大環境,高度依賴外部經濟的新加坡可能獨善其身嗎?
就在金管局宣布收緊政策的前一晚,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9.1%,爲1981年以來最大漲幅,也是整體指數升幅連續第四個月超過預期。隔日公布的6月份生産者價格指數上漲幅度也高達11.3%,表明企業仍面臨強大通脹壓力,接下來會繼續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根據定義,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就屬于技術性衰退,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未來幾個季度出現這種情況的風險是存在的。
全球經濟明年可能衰退
貿工部上周四公布的第二季的國內生産總值初步預估顯示,我國今年第二季經濟同比增長4.8%,優于第一季的4%,但環比卻從第一季的0.9%降至零,顯示經濟增長正在放慢。
如果美國聯儲局接下來大幅加息對抗通脹,我國經濟在明年衰退的風險就會更大。
在這前一天,今年內已經兩次加息50個基點的加拿大央行將利率提高了100個基點。韓國央行在數次加息25個基點後,提高利率50個基點。新西蘭央行則連續第三次加息50個基點。
金管局強調了核心通脹率在短期內可能會突破4%,不過年底前會有所緩解。然而,在全球商品價格沖擊和國內工資壓力的背景下,風險是上行的。
金管局自去年10月以來幾次收緊彙率政策,但是對克制通脹似乎起不了多大作用。該局上周四調高今年全年核心通脹率預測,從介于2.5%和3.5%上調到3%至4%。整體通脹率則從4 .5%至5.5%上調到5%至6%。今年1月時,該局的整體通脹率預測是2.5%至3.5%,可見這段期間物價上升的速度遠超預期。
根據芝商所(CME)的FedWatch工具分析,市場原本預期聯儲局本月底提高利率100個基點的可能性超過80%,但隨著聯儲局官員紛紛放話表示支持加息75個基點後,利率市場有所緩和,提高100個基點的可能性降至51%。
貿工部政務部長陳聖輝本月較早時在國會回應議員提問時說,在現階段,2023年的經濟預計不會出現衰退或滯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