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地第一次進行如此大規模、涵蓋不同類別看護者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37%或1687名看護者獨自承擔看護責任,主要原因是他們無法找到其他幫手分擔工作。數據也顯示,這類看護者的生活質量比有幫手或其他援助方式的看護者來得低。
盡管多數看護者知道自己扮演重要角色及以照顧親人爲榮,但調查顯示這個群體仍需要一個更強大的支援生態系統來減輕負擔,以幫助他們繼續提供護理。受訪者中,1820人或40.3%在履行看護職責時感到壓力,僅能勉強應付;另有592人或13.1%認爲他們負擔過重,生活質量和自我效能也低。
隨著本地人口老化,近年擔起年長者和病患看護責任的家屬人數不斷增加。要兼顧親人護理需求和自身與家庭生活不易,看護者常感覺“兩頭燒”。本地一項大型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看護者認爲,負擔過重或只能勉強應付,並對自己掌控生活能力的信心較低。
另外,超過六成或2826名有幫手分擔責任的看護者中,主要援助來源分別是配偶(40.6%)、外籍幫傭(39.3%)、親戚(20.4%)、兄弟姐妹(17.8%),以及孩子(12.4%)。
所有受訪者中,有2107人或46.7%是負責照顧殘障親人的看護者,1103人或24.4%是照顧有精神健康狀況的親人,另外1303人或28.9%的看護者需要照料患有慢性疾病的親人。看護者一般是看護對象的配偶(518人)、父母(2488人)或子女(892人)。
國家福利理事會星期二(8月2日)公布2018年看護者生活質量調查報告,這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框架設計的調查,向4513名21歲以上的新加坡居民了解,他們在照顧患有殘疾、慢性疾病或有精神健康狀況親人時,本身的生活質量、心理需求及所獲得的社會支援。
獨自承擔看護責任者 生活質量較低
整體而言,在總分100分中,看護者的生活質量分數爲65.7分;受訪者的社會關系和個人信仰領域方面得分也較低,分別爲63.4分及62.9分;而那些超過65歲、來自較低收入家庭、無業或兼職、教育程度較低、住在一至四房式組屋的看護者,生活質量普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