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爲學、交友而已!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英國推行“歐洲第一”的戰略方針,把全力運用于歐洲戰場,而忽視亞洲戰場。在這一戰略指導下,英國的對華政策是既要維持中國的抗戰,又要防止中國通過抗日戰爭而變成強國。同時由于英國的衰落,也無力給中國較多的援助。因此英國奉行對中國援助口惠而實不至的政策。這種政策,遭到中國人民的反對。
1、英美“先歐後亞”戰略的分歧
“先歐後亞”戰略,是美國首先提出來的。1940年9月28日,面對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由美國總統羅斯福主持,召開了有美國國務卿和美國三軍首腦高級領導人等參加的會議,研究一旦美國參加對日戰爭時的戰略方針。會上,美國確定了“大西洋第一,歐洲第一”的基本戰略。
1941年1月,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英、美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上,美國提出這一戰略,立即得到英國贊同。這樣“歐洲第一”戰略,就被列入了英、美聯合戰略ABC-1作戰計劃中。
從此“先歐後亞”戰略,成爲盟國反法西斯戰爭的全球戰略。
這一戰略的提出,具有深遠的影響,在反對法西斯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但是英國所想的“歐洲第一”戰略與美國提出的“歐洲第一”戰略不同,其側重點也不一樣。英國的“歐洲第一”,實際上是“地中海第一”。
其內容是先在北非作戰,然後發動地中海戰役,奪取巴爾幹半島和意大利,再進攻德國。英國偏愛這一戰略,首先是因爲這一戰略方便英國對德國和意大利作戰;其次這一戰略有利于英國維護其戰後在地中海地區的殖民利益。
北非和地中海地區,是英國的傳統勢力範圍,英國絕對不肯輕易放棄。
英國還企圖利用“歐洲第一”戰略,爲其在遠東的殖民主義政策服務。
英國在“歐洲第一”戰略的借口下,消極抗日,不願增加對中國的援助。英國知道,在打敗德國後,日本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有強大的美國爲後盾,英、美軍隊到遠東打敗日本,將必勝無疑。
到那時,英國就將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在遠東。那麽戰後英國可以繼續其稱霸遠東的殖民主義計劃。
因此英國的“歐洲第一”戰略,從一開始,就帶有雙重目的:
既可以集中全力在歐洲打擊德國,確保其在地中海地區的殖民利益;又可以用“歐洲第一”戰略爲借口,借用日本人之手,削弱中國的軍事力量,維持遠東僵持的戰爭局面,使中國被戰爭拖累,不能強大到戰後威脅英國在遠東的殖民主義統治。
而美國的“歐洲第一”,與英國不同。
美國主張以英國爲基地,在歐洲登陸,開辟第二戰場,直接與德軍決戰,打敗德國。這表明,在“歐洲第一”的戰略上,即使在對歐洲戰場如何進行,英、美雙方都存在分歧。美國最初全力貫徹“先歐後亞”的戰略,忽視了中國戰場。
因此美國對中國的援助不是數量太少,就是遲遲不能落實。例如1942年6月,美國軍方甚至將原已確定加入中國戰場的空軍調往非洲。
1943年1月,羅斯福與丘吉爾等在北非的卡薩布蘭卡召開軍事會議,再次確定以歐洲戰場爲重點。但是在1943年後,美國看到了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性,認識到在貫徹“歐洲第一”戰略時,不能不顧亞洲戰場,而要支持亞洲戰場。
因此美國開始兩頭並重。在對德戰爭的同時,進行對日戰爭。因此美國主張早日發動緬甸戰役,支持中國抗日。
英國本土受到德國的襲擊,自顧不暇,無力東顧,對中國援助不多,這是可以諒解的。但是英國殖民主義的對華政策,不利于中國抗日戰爭的進行,給太平洋戰場的反法西斯戰爭造成了損失。因此英國“歐洲第一”的戰略,遭到了中國人民的反對,中國各報都載文批判“歐洲第一”戰略。旅居海外的華人,也在英、美等國發表文章,反對英國“歐洲第一”的戰略。
爲了貫徹英國“歐洲第一”的戰略,消除中國人民對“歐洲第一”戰略的反對,改善中英關系,英國政府加強了對英國輿論的控制,並精心制訂了一個對華宣傳計劃。
2、利用滇緬公路卡中國脖子
爲在華實施其“先歐後亞”戰略,英國采取了與中國消極合作抗日的策略,其具體策略,是拖延緬甸戰役(1942一1944),以及在英國援華問題上制造障礙。
緬甸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軍方認爲:
“緬甸作爲南方重要地區的北翼根據地,不僅具有必須確保的戰略地位,而且還具有對中國方面來說切斷援蔣公路、對印度方面來說促進其脫離英國的重大的戰略意義,所以大本營開戰伊始就迫切希望進入緬甸全域作戰。”
當時中國的抗戰,主要依靠滇緬公路作爲戰略物資的補給線。如果緬甸爲日軍占領,這條補給線就會被切斷。因此,滇緬公路的暢通,對中國的抗日戰爭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英國也知道滇緬公路對中國的重要性。但是英國關心的不是中國的抗戰,而是英國的利益。因此,爲了保住在遠東的利益,英國在滇緬公路問題上向日本讓步。
1940年6月19日,日本要求英國關閉滇緬公路。英國于1940年7月18日,關閉了滇緬公路,並延續了3個月。滇緬公路的關閉,使戰時中國對外交通中斷。
滇緬公路的關閉,是丘吉爾對日妥協政策的必然産物。他認爲日本軍隊只敢去攻打中國,而不敢打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1939年3月25日他寫信給張伯倫說,日本根本不可能打新加坡,因爲日本離新加坡太遠,正如日本離紐約太遠一樣。
1941年10月20日,他告訴英國內閣國防委員會,說他想日本不會打馬來亞。1940年8月11日,丘吉爾在致電澳大利亞總理解釋英國爲什麽要關閉滇緬公路3個月時承認:
“我們極力避免與日本作戰。”
英國前首相張伯倫也認爲關閉滇緬公路“使我們擺脫了一場嚴重危機”,即避免了與日本的嚴重沖突。
在珍珠港事變前4天,他還認爲日本怕英、美,不可能打東南亞。他命令海軍部不必做准備,只采取抑制政策。因爲預先沒有准備,所以當日軍進攻英國在遠東殖民地時,英軍節節敗退。
由于英國的遠東殖民地大部分丟失,故緬甸之存亡立即變爲英國最爲關心的大事。只有堅守殘余的緬甸領土,才可以確保印度,使之成爲戰後重建英國遠東殖民地的基地。但是英國軍隊的力量,不足以保衛緬甸。只有中國軍隊的幫助,才能保衛緬甸。
早在1941年,英國就意識到一旦英國卷入與日本的戰爭,就需要中國的幫助來保衛緬甸。因此,在1941年春,就曾邀請中國軍事考察團到緬甸、印度和東南亞考察,商談保衛緬甸的事宜。中國由于爲了保證滇緬公路暢通,保證中國西南運輸線的安全,派出了以商震爲團長的軍事考察團,對緬甸、印度和馬來亞進行了3個月的考察,提出了中、緬、印共同防禦草案,要求中國軍隊早日入緬。
但是英國害怕中國軍隊入緬,會喚醒緬甸獨立的意識,因此遲遲不允許中國軍隊入緬。只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英國無力保衛緬甸時,才請求中國出兵緬甸。但這時爲時已晚,如果中國軍隊早日進入緬甸,就可能阻止日軍的進攻。
3、拖延緬甸戰役
1942年初,日軍入侵緬甸。在英軍要求下,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入緬。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在師長戴安瀾率領下,在緬甸同古地區與日本激戰,緩解了日軍對英軍的壓力,使英軍得以退守緬甸南部。
但是英國擔心中國軍隊深入緬甸南部,會影響英國的殖民利益,因此英軍不僅不配合中國軍隊的戰鬥、萬般刁難中國軍隊的行動,而且不援助中國軍隊,導致緬甸保衛戰在1942年5月底失敗。戴安瀾將軍戰死緬甸,中國遠征軍一部分退回國內,另一部分退到印度。
緬甸保衛戰失敗之後,中國遠征軍在印度得到美軍訓練,武器裝備大大提高,戰鬥力空前提高。同時中國政府加緊了准備,希望盡早發動一次緬甸戰役,收複緬甸,以保證滇緬公路的暢通和安全。
但是當中國政府向英國提出反攻緬甸戰役的要求後,卻遭到了英國拒絕。丘吉爾認爲緬甸收複與否,對英國來說沒有多大意義,英國的作戰目標是在歐洲,不在亞洲。
然而由于美國擔心緬甸的失守,會危及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利益,因此支持中國關于發動反攻,收複緬甸的要求。1942年7月18日,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代表美國提出了發動反攻緬甸的計劃。
由于這個計劃是美國提出的,英國不好拒絕,在表面上同意。但是英國卻以種種借口,拖延發動緬甸戰役。丘吉爾說他對“在北緬甸進行一場吃力而無實際利益的戰役不感興趣”。
他還認爲,支持中國作戰與扶助中國對戰後的英國非常不利,他說:
“中國戰後之強盛或即大英帝國遠東厄運之開始。”
1943年1月,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美國再次提出要求開始收複緬甸的戰役,英國被迫同意。會議制訂了“安納吉姆方案”,計劃最遲在1943年11月實施緬甸戰役。但是由于英軍1943年1月,在孟加拉灣對日軍發動了進攻。由于英軍在孟加拉灣對日軍發動的進攻准備不夠,遭到失敗,“安納吉姆方案”被迫暫停。
1943年5月,在華盛頓舉行的中、英、美3國參加的“三叉戟會議”上,英國提出反對發動緬甸戰役的意見,聲稱英國將把重點放到北非。在遠東,則放棄緬甸戰役,轉而進攻新加坡。1943年8月,在魁北克會議上,美國再次要求發動緬甸戰役。
經過激烈爭吵,丘吉爾最終同意反攻緬甸。但是英國仍然不肯支持在緬甸北部發動反攻,而主張在緬甸南部發動反攻。因爲占領緬甸南部,有利于英國反攻新加坡。
從政治觀點看,英國只想維持緬甸的局面,以便在戰後恢複其殖民統治。因此重開滇緬公路對英國並不重要。但是從軍事觀點來看,中國要求重開滇緬公路意義十分重大。一方面中國亟待運進抗日物資,另一方面中國的出口貨物也亟待從滇緬公路運出。
中國軍方認爲滇緬公路的重開必須由一次成功的緬甸戰役來實現。這次戰役打敗在緬日軍就可以減少日軍對越南和中國雲南省的壓力。因此中國要求英國在緬發動一次對日戰役。
1943年10月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勳爵到重慶,19日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舉行會談,討論了緬甸局勢。蔣介石堅決要求應配備絕對優勢的海軍在孟加拉灣及緬甸附近海面,以配合緬甸戰役。蒙巴頓當時答應,但事後並不兌現。丘吉爾則繼續反對在緬甸進行大戰役。他相信緬甸戰後會自動落入英國之手,他指示暫把緬甸問題放下。
他強調英國不應:
“選擇一個錯誤的地方與日軍進行決戰”。
于是英國一直拖延不肯在緬甸發動戰役。
在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上,英國再次爲反攻緬甸與中國討價還價。由于英國的反對,在不久之後召開的德黑蘭會議上,反攻緬甸的計劃被徹底推翻。就這樣,緬甸戰役被一拖再拖。
但是美國政府要求盟軍盡早在緬甸發動戰役。由于美軍飛越喜馬拉雅山的空運嘗試失敗,只能改爲沿喜馬拉雅山邊緣繞著飛往中國。但這樣一來就容易遭到日軍飛機的襲擊,損失慘重。因此美國認爲最好的辦法是重開滇緬公路。
這就要求早日發動緬甸戰役,擊潰緬甸的日軍。在1943年12月的魁北克會議上,由于美國的強烈要求,英國被迫同意盡快開始緬甸戰役。但是雖然英國政府答應盡快開始緬甸戰役,但卻遲遲不采取行動。
這樣,中美軍隊只得自己開始了緬甸戰役。事實上,從1943年10月開始,中美軍隊就已在一些地方進攻緬甸日軍。到1944年3月,中美開始了緬甸戰役。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才被迫于1944年5月不情願地參加了緬甸戰役。
正如丘吉爾在寫給威爾遜元帥的信中所說的那樣:
“我們極不贊成將來在緬甸的叢林裏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在中美軍隊節節勝利的情況下,英國才開始重視緬甸戰役。但英國作戰的重點是在緬甸南部,北部的戰鬥完全靠中美軍隊。
1944年8月3日,中美軍隊攻占了緬甸北部重鎮密支那。這個重鎮的獲得,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爲盟軍獲得了一個未來陸上作戰的前進基地,爲美國向中國空運提供了一個中途站。
此後,著名的“駝峰”空中運輸,就不再需要飛越危險的喜馬拉雅山了。
也正在這個時候,英國在緬將軍蒙巴頓提出建議,要求進行進攻緬甸首都仰光的大規模作戰計劃,該計劃代號爲“吸血鬼”。但是,丘吉爾不是要英國軍隊自己去打仗,而是要求美國再派一個或兩個師到緬甸去進行戰鬥,而英國軍隊則留在歐洲打德國。他的建議沒有被美軍采納,于是英國不得不中止“吸血鬼”戰役的計劃。
1944年10月5日,丘吉爾向蒙巴頓上將發出了中止“吸血鬼”戰役計劃的命令。
4、中國反對“先歐後亞”戰略的努力
1943年1月,羅斯福、丘吉爾等在北非卡薩布蘭卡召開軍事會議,再次確定了以歐洲戰場爲重點的戰略。這一戰略,忽視了亞洲戰場,遭到重慶國民政府的反對。
正在美國訪問的宋美齡,受命爭取美國人民的同情,反對“歐洲第一”的戰略。
宋美齡的訪美,受到了美國人民熱烈的歡迎。美國還專門爲她的到訪,鋪了紅地毯,從白宮門口,直到大廳,隆重歡迎。宋美齡小時候曾在美國讀書,受過良好的美國教育,能說一口純正的美國英語。她的發言,使美國全國人民感到非常親切,認爲是“自己的女兒回家了”。她利用了這種有利的條件,在美國開始了卓有成效的反對英、美“先歐後亞”戰略的活動。
1943年2月12日,蔣致電宋美齡,具體指示其應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宣傳亞洲戰場的重要性。他告訴宋美齡,在演講時要特別強調以下觀點:
“今後世界重心將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如欲獲得太平洋永久和平,必須使侵略成性之日本,不能再爲太平洋上之禍患。”
蔣還要宋美齡盡量遊說美國有關方面,以改變美國的“先歐後亞”戰略,將其戰略重心轉移到太平洋方面,首先打擊日本侵略勢力。宋美齡于是尋機進行這方面的工作。
丘吉爾1943年3月21日晚發表的廣播演說,給宋美齡在美國反對英國“歐洲第一”戰略的活動,提供了一個最好的機會。
在這次演說中,丘吉爾在談到中國時說:
“吾人可擊敗希特勒,余作此語,即表示希特勒及其作惡之力量,將被粉碎,了無余存,然後吾人終將前往世界之另一方面,懲處貪婪殘暴之日本帝國,拯救中國于長久磨難之中,解放吾人本身及荷蘭盟友之海外領土,並使日本對于澳洲、紐西蘭及印度海岸之威脅,永遠解除。”
丘吉爾還說:
“吾人必須希望三大勝利國家之團結,確能無負其最高之職責,且彼等不僅將顧及其本身之福利,亦將顧及一切國家之福利與前途。”
他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看成是“三大勝利國家”所取得的,完全不提中國和其他國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與作用。在他提出的戰後成立國際組織來安排世界的設想中,就只有英、美、蘇“三大勝利國家”,完全把中國和其他國家排除在外。
丘吉爾的演說完全無視這種中國人民長期、英勇抗戰自救的曆史,卻以高傲的姿態聲稱將在擊敗德國後到東方去“拯救中國”,恢複殖民統治。這種典型的“先歐後亞”論,對于渴望得到國際協同作戰的中國軍民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打擊。
丘吉爾關于由美、英、蘇協商成立聯合國,“總攬一切”,處理戰後問題的建議,把中國排除在外。這一建議,對于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來說,也極不公平。它不僅反映出英國一貫輕視、排擠、敵視中國的態度,而且反映出英國將企圖繼續其傳統世界政策的立場。
按照蔣的指示,宋美齡于3月22日晚在芝加哥發表演說。
她以國際聯盟在過去反對法西斯的工作中,奉行著殖民主義政策開始,進行批評丘吉爾的講話。她說:
“過去每一共同努力之失敗,在其固有之弱點,即襲用老套把戲,互相妒忌,各謀私利。”
她認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聯盟,雖然標榜“促進國際合作,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但實際上成爲鞏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體系的工具。
她不點名地、但卻尖銳批評了丘吉爾關于要成立戰後世界機構,主宰他國事務的帝國主義做法。她說:
“有若幹人士之主張,對于戰後各民族更密切之合作,不啻樹立欄障,而猶自以爲高明。”
宋美齡提出:
“良心告訴吾人,爲防止將來之毀滅與屠殺計,不應專著眼于本國之福利,而應兼顧其他民族之福利也。”
在這裏,宋美齡不僅批評了丘吉爾的殖民主義和利己主義,而且提出了任何參加戰後國際組織的國家,都要“不應專著眼于本國之福利,而應兼顧其他民族之福利也”的主張。她的講話,表明了中國對戰後成立聯合國的原則立場。
在演講前,宋美齡曾先致電美國總統羅斯福,請羅斯福收聽自己的演講。當演講結束後,她又主動征詢羅斯福的意見。羅斯福爲她的這種信任所感動,當即表示他與宋有“同一感想”。羅斯福這樣的人,一言既出,當重如泰山。這一表態,對重慶國民政府來說,不能不感到歡欣鼓舞。
而美國人民更支持宋美齡的講話。紐約、芝加哥和各地的報紙紛紛發表文章,宣傳宋美齡的主張,它們強調了宋美齡的觀點:
“以後全世界各國不得專顧一國本身的利益,而應以全人類利益爲制,努力益使防止戰爭之再發,維持永久之和平。”美國輿論對中國的支持,反過來又對美國當權者産生了影響。
宋美齡是一位很有心計、講究工作方法的人。爲了得到美國人的支持,她聯絡了美國上下議院的外交委員會主席及各委員,請他們出面表態,就歐亞先後、戰後中國務須列入四強及亞洲和平與中國關系等問題發表意見。
在宋美齡的強有力的攻關工作之下,美國國務卿赫爾表態支持宋美齡。赫爾告訴宋美齡,羅斯福正設法邀請美國“行政負責人”發表演說“對付英國”。
鑒于上述壓力,丘吉爾在表面上不得不改變對中國的態度,表示要重視亞洲戰場。19日,丘吉爾在美國兩院發表演說,保證英國對日本繼續發動“無休止、無憐憫性之戰爭”,他說:“吾人一息尚存,吾人血管中一日血流不息,則吾人即將發動此種戰爭。”
這樣,中國反對“先歐後亞”戰略的鬥爭,終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
雖然中國人民和重慶國民政府反對英國“歐洲第一”的鬥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英國口是心非,並沒有在實踐中改變這一戰略,更沒有改變與這一戰略相關的具體政策。
在這些相關政策中,英國對戰時中國國際地位的政策,是英國堅持“歐洲第一”戰略,爲恢複戰後英國在遠東殖民主義統治而提出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