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交通物流與航空産業領域重點項目推介會近日在重慶舉行。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以下簡稱“南向通道”)建設和運行受到與會企業的廣泛關注。
“南向通道”是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框架下,以重慶爲運營中心,中國西部相關省區市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通過區域聯動、國際合作共同打造、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複合型國際貿易物流通道。
據了解,“南向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等省市,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盟主要物流節點,進而輻射南亞、中東、澳大利亞等區域;向北與中歐(渝新歐、蘭州號)班列連接,利用蘭渝鐵路及甘肅的主要物流節點,連通中亞、南亞、歐洲等地區。
今年2月份,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南向通道”建設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據中新(重慶)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介紹,“南向通道”前期重點推動兩條線路:一是南向鐵海聯運通道,主要指從重慶鐵路口岸出發,利用鐵路運輸方式,經廣西北部灣港,海運至新加坡等東盟地區的鐵海聯運國際貿易物流通道。二是南向跨境公路通道,主要指從重慶南彭貿易物流基地出發,從廣西、雲南的陸路口岸出境到越南等東盟各國的國際貿易物流通道。
在中新兩國以及沿線省區市的共同推動下,“南向通道”建設加快推進。今年4月份,渝桂兩地共同組織了南向通道首趟鐵海聯運雙向班列試運行;8月份,渝桂黔隴四省區市在重慶簽署了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協議和關檢合作備忘錄;9月份,“南向通道”鐵海聯運常態化班列首發,實現了“班期穩定、雙向對開”。
此外,重慶至東盟的南向跨境公路通道也已經實現常態化運行。公路班車始發于重慶巴南公路物流基地,采取定點、定線、定車次、定時、定價的“五定模式”運行。在已開通的線路中,東線可抵越南河內,中線延伸至泰國曼谷。
“南向通道”的建設打通了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有效縮短了西部地區貨物的出海距離。據了解,“南向通道”自重慶到廣西欽州的鐵路運距比通過深圳港口縮短380多公裏,比渝滬長江航運縮短1000公裏。目前,重慶到欽州的鐵路班列運輸時間穩定在48小時以內。
“以前,公司貨物都是從重慶沿長江航道運至上海港再出口海外,有了‘南向通道’之後,我們可以選擇從重慶利用鐵路運輸到廣西北部灣,再通過海運至新加坡。”重慶國際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的“重慶―上海―新加坡”線路,南向通道爲企業貨物出口東盟節約了20天左右的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南向通道建設有助于推動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調動各方資源、集聚各種要素、破解發展瓶頸,構建西部地區開發開放新格局,促進西部地區與東南亞、中亞、南亞等區域經貿往來與合作,實現“一帶一路”及長江經濟帶在西部地區的有機連接,戰略意義重大。
截至11月22日,南向鐵海聯運通道已經累計發行測試班列9班、常態班列18班。“‘南向通道’常態化運行以來,貨物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中國外運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濤說,出口貨物主要爲汽車和摩托車零部件、機電産品、家具、食品等,進口的主要爲熱帶水果、海産品等。
“下一步,我們還將從完善工作機制、降低物流成本、補齊設施短板、改善營商環境、促進經貿聯動等多個方面對‘南向通道’的建設運行加以優化。”韓寶昌說,將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原則,力爭用2年至3年時間,將“南向通道”培育成爲運營主體有市場競爭力、貨源組織有充分保障、進出貨量基本平衡、多種運輸方式良性互補,能夠持續穩定發展的國際貿易物流通道。
本文源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