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芯片等原材料緊缺影響,7月車市再度出現産銷下滑的情況。中汽協的月度數據發布顯示,今年7月汽車産量186.3萬輛,同比下跌15.5%,銷量186.4萬輛,同比下跌11.9%。
然而,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卻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走勢,7月新能源車産銷再次打破曆史紀錄,1-7月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139.8萬輛,同比累計增長212.35%。
自主凶猛合資頹勢
今年7月,汽車産銷分別完成186.3萬輛和186.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1%和7.5%,同比分別下降15.5%和11.9%。乘用車方面,産銷分別完成154.8萬輛和155.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0.5%和1.1%,同比分別下降10.7%和7%。但今年1-7月,汽車産銷累計同比增長依然在兩成左右,汽車市場總體穩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從市場情況來看,7月汽車産銷同比下降,影響因素有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商用車産銷同比下降明顯,以及乘用車受芯片短缺的影響産銷同比下降等,但降幅已經在收窄。
具體到車企上,中國品牌和合資品牌呈現兩種不同的走勢,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繼續上升,但多個合資品牌産銷都遭遇較大幅的下滑。
比亞迪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份該車企乘用車銷量爲5.7萬輛,同比增長89.4%。長城汽車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長城汽車實現新車銷售9.15萬輛,同比增長16.9%,1-7月累計銷量達到70.98萬輛,同比增長49.9%。吉利汽車數據顯示,7月取得銷量9.93萬輛,1-7月累計銷量爲72.95萬輛,同比增長15%。
市場份額一度被“壓榨”至不足四成的自主品牌,目前市場份額正在加速回暖,7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占比爲46.4%,同比上升11.1%,1-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爲42.6%。
合資品牌方面,受芯片緊缺影響,産銷遭到明顯的下滑,上汽大衆7月份産量僅7.2萬輛,同比下跌高達52.7%,7月銷量僅7萬輛,同比下跌47.8%,1-7月累計銷量60.24萬輛,同比下跌15.3%,成爲合資車企中爲數不多累計同比下跌的車企。上汽通用7月産量8.53萬輛,同比下跌26.3%,銷量9萬輛,同比下跌20.1%。
本田中國提供的數據顯示,7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爲10.8萬輛,受零部件供應緊張的影響,同比下跌達到20.9%,在這樣的情況,廠家只能優先保障高端車型的供給,銳?混動雙電機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同比上漲了5.9%。
今年7月份,一汽—大衆新車銷量爲11.2萬輛,同比下降高達36.6%,但奧迪品牌表現依然強勢。東風日産則從熟悉的三甲位置,下滑至7月廠商銷量的第六名,7.9萬輛的月銷量同比下跌超過20%。
對後市的判斷,陳士華表示,海外疫情的反彈導致芯片供應短缺風險依然存在,國內局部地區的疫情複發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給和需求,“加之原材料價格持續在高位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這些問題也都將對汽車行業造成影響。”
對于芯片緊缺的情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也已經出手,嚴查經銷商企業哄擡芯片價格的行爲。
新能源車風景獨好
燃油車銷量遭遇“急刹車”的同時,新能源車這邊卻風景獨好。中汽協介紹,7月新能源汽車繼續成爲市場亮點,當月産銷繼續刷新曆史紀錄,今年1-7的累計産銷,更是已經超過國內曆年全年的數量,1-7月滲透率也繼續提升至10%。
數據顯示,今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産量27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80%,1-7月累計産量142.4萬輛,同比累計增長210.7%,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25.6萬輛,同比增長175%,1-7月累計銷量139.8萬輛,同比累計增長212.35%。
(五菱宏光MINI EV銷量再次突破3萬大關。數據來自乘聯會)
以新能源産銷最大車企比亞迪爲例,新能源車單月銷量達到5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62.7%,環比增長24.8%。具體到車型上,五菱宏光MINI銷量再次突破三萬大關,再度問鼎新能源車單月銷冠,但特斯拉卻在本月被多個競爭對手超越,Model 3單月國內銷量僅6477輛,不過特斯拉方面解釋,其7月份批發銷量達3.3 萬輛,同比增長199%,其中大部分車輛用作了出口,車型出口至中國香港、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地。截至7月,特斯拉中國今年累計銷售超過20萬輛。
新能源車銷量前十五位的榜單中,車型均來自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以及特斯拉,主流合資品牌無一車型上榜,這也意味著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中國車企已經具備一定優勢。
出品:南都智能汽車産業生態研究中心
南都記者 鍾鍵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