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造船業就一蹶不振,據不完全統計,從2009年-2018年,中國直接破産倒閉的造船企業超過150家,被兼並、收購的船廠近100家,而直到今年,造船業也還沒有好轉的迹象。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船舶工業報告,中國造船業的整體新訂單量仍同比繼續下降,很多船企都面臨著“接單難”的困境,或將又會有新的船廠停工破産。然而,即使在如此低迷的行業形勢中,也還是有造船企業活得相當滋潤。
根據揚子江船業的財報,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3億,淨利潤17.6億,平均每月淨賺3個億,已達到2018年的盈利水平,而更重要的數據是,揚子江船業目前手中擁有的造船訂單量還有85艘,總價值超過220億。
揚子江船業在公告中強調,即使接不到新的訂單,也能維持健康發展到2021年,也就是說,揚子江船業的生産計劃已經排到了兩年後,至少兩年內不用擔心接不到單的問題。
不過,同樣是造船企業,一邊是停工破産,另一邊卻訂單多到做不完,巨大的反差背後,隱藏著一個中國真正的船王。
實際上,揚子江船業從2011年起就成爲了中國造船業的老大,那一年它以345億的營收,53億的利潤,問鼎全國第一,之後連續7年訂單量、營收、淨利潤都居于中國造船企業首位,即使從全球造船業來看,也能排到前五。
而這樣一個處于世界造船業第一陣營的狠角色,卻是從一個縣級的小船廠發展起來的。
揚子江船業最早誕生于1956年,那時的名字叫“江陰縣城區修造船生産合作社”,經曆了很多次改名後,才在1992年出現了“江蘇揚子江船廠”這個名字,而它的真正騰飛式發展則是從1997年以後才開始的。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覆巢之下無完卵,揚子江船業的日子也不好過,當時的揚子江船廠主要訂單來自于東南亞,而金融危機讓它的訂單量幾乎接近爲0,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不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關鍵時刻,揚子江船業迎來了一個不一般的新廠長—任元林。
40歲的任元林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抓市場訂單,而是提出了把造船廠私營化的申請,1999年,任元林一個人拿出了40多萬,再加上公司的其它管理層、1000多名員工,足足湊了2200萬人民幣,從政府手中買下了大部分股份,之後又經過一次回購,揚子江船業變身民營企業,成爲中國第一家民營造船公司,
大家都變成了企業的股東後,整個船廠的面貌也立馬煥然一新,同時,中國造船業也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揚子江船業正逢天時、地利、人和,短短幾年內就在行業內打出了名氣,2005年,揚子江船業的營收已突破10億,淨利潤達1.5億,2007年,揚子江船業成功在新加坡挂牌上市,從此以後也走上了寬途。
任元林則被行業當成了揚子江船業的救星,連他本人也曾公開說:
“如果我沒當廠長,這間廠一定會垮!”
確實,揚子江船業實現飛躍的幾個關鍵點,可以說都是任元林的功勞。1987年,任元林還是揚子江船業副廠長的時候,就提出把造船業務從國內拓展到海外,當時他已經看到了東南亞的機會,這也是揚子江船業業務正式出海的第一年。
1997年成爲廠長後,面臨亞洲金融危機,任元林又把業務從亞洲擴展到了歐美,使揚子將船業變成了一個真正變成了一個全球性的企業。
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任元林則提出了並購、擴張的策略,通過低價收購同行,使揚子江船業從一個行業的新星逐漸變成了百億級的巨無霸。
如今,低迷了10多年的中國造船業還沒有緩過氣來,但任元林認爲中國造船業的前景展望良好:
“造船所需的要素,中國都有,長期來說,中國會成爲造船大國。”
當然,這也意味著,揚子江船業的未來前景也很好,只是,最近傳出的一則消息,讓任元林本人也增加了一些不確定性,揚子江船業公告稱:
任元林因協助政府部門進行保密調查,董事會已批准其“休假”,而在他“休假”期間,集團董事長一職由其兒子代行。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前,任元林就已經確定了其兒子的接班人計劃,就像是爲這次“休假”而作的提前准備,但任元林才62歲,很多中國企業家70歲都還活躍在商業的舞台,中國造船還沒超越韓國,他的夢想還沒實現,期待船王早日“休假”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