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作爲傳統IPO的新興替代方式,成爲了華爾街最熱門的上市模式之一。
進入2021年後,SPAC熱潮仍在持續。近日,有許多知名公司都傳出與SPAC相關的新聞。
3月12日,據路透社報道,東南亞最大的網約車和外賣公司Grab正在洽談通過與一家美國SPAC合並上市,這可能使其估值接近400億美元。
據報道,李甯參與創辦的一家SPAC已于當地時間3月10日在美國遞交新股上市申請。
高盛近日發布最新報告表示,僅在2月份,就有90家SPAC在IPO交易中籌集320億美元資金,這也是有史以來發行規模最大的一個月。如果未來繼續保持當前的發行速度,預計融資總額將在2021年3月底前超過2020年全年。
什麽是SPAC?
SPAC是“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的簡稱,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也被稱爲“空白支票公司”,即通過空殼公司在市場上募集資金後,收購有實際業務的目標公司完成上市,以便目標公司可以繞過傳統的IPO流程。
SPAC機制並非近年才出現。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股市場,SPAC的前身“空頭支票並購公司”(Blank Check Acquisition Company)就已誕生。但隨著一系列欺詐案件的發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逐漸完善相關規則,如要求空頭支票並購公司必須將募集資金存入第三方信托賬戶、限定期限內完成收購等,SPAC才得以走向規範發展之路。
通常SPAC的發起人需要提前設立一個沒有實業的公司,並由PE、資産管理公司等金主出資5%,剩下95%上市募集,作爲SPAC上市時公司唯一資産。此後一般在18-24個月內,發起人需使用募集資金完成符合投資方向的公司或資産的並購,若該時段內不能完成並購,SPAC就將面臨清盤,連本帶息歸還給投資者。
SPAC管理團隊找到合適標的,盡調之後,SPAC全體股東將投票決定是否與其合並。若多數股東同意合並,那麽標的企業將獲得SPAC投資者存入托管賬戶中的資金,而SPAC的投資者也將獲得合並後公司的一部分股權。由于SPAC在合並前已是上市公司,所以新公司自動成爲上市公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SEC的規定,SPAC在上市時不得鎖定一家目標公司,亦不得與目標公司有任何實質性接觸。
美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若木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規模較大、估值較高的公司無法通過SPAC並購交易上市,主要是因爲收購規模較大的目標公司,SPAC募集足夠資金的難度將增加,且規模較大的公司通過傳統IPO上市可能會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
近期有哪些公司加入?
2020年,SPAC在美國市場掀起現象級熱潮。據路透社報道,去年美國共有248例SPAC IPO,募集資金達834億美元,超過去五年之和。帶動投資銀行業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28%,創史上最大增幅。而2019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爲59例和136億美元。
今年,SPAC熱潮更加洶湧。根據Dealogic的數據,2021年開年至2月底,已有189家SPAC上市,占全年美股IPO的半壁江山,累計募資額達592億美元。據全球金融數據公司路孚特公布的數據,在剛剛過去的2月,全球SPAC達成了50筆交易,交易金額高達1090億美元,創下曆史新高。
讓我們來看看近期有哪些知名公司加入了SPAC行列。
去年年底,軟銀遞交了第一份SPAC公司的上市申請,此外還有兩份正在准備遞交;李嘉誠之子李澤楷已經在考慮成立第三家SPAC在美上市;賭王何鴻燊二房長子何猷龍的黑桃資本,也在著力籌備第二筆SPAC投資。
2月初,賈躍亭官宣法拉第未來計劃通過SPAC上市。
2月15日,歐洲首富、路威酩軒集團(LVMH)首席執行官阿諾特旗下公司宣布成立一家SPAC,瞄准“創新型”歐洲金融公司,將在阿姆斯特丹上市。
3月1日,新世界發展創始人鄭志雯宣布已聘用瑞士信貸和瑞銀集團牽頭美國SPAC上市事宜。
3月8日,阿裏巴巴聯合創始人謝世煌聯合發起的SPAC公司在美國遞交IPO申請,擬紐交所挂牌上市。
除了創建的SPAC逐漸增多,想要通過SPAC上市的公司每一年也有增無減。
沃爾瑪旗下的印度電子商務公司Flipkart3月4日表示,正在考慮通過SPAC方式上市,並可能尋求通過空白支票交易進行至少350億美元的估值。
比特幣挖礦公司Cipher Mining Technologies Inc.在3月5日宣布與SPAC公司Good Works Acquisition Corp.(GWAC.US)簽訂並購協議。
3月9日,美國量子計算初創公司IonQ與SPAC公司dMY Technology Group III簽訂並購協議。若順利完成並購,IonQ將成爲全球第一家在二級市場交易的純量子計算公司。
隨著SPAC熱度大漲,新加坡交易所CEO表示,將研究今年引入SPAC機制的可行性;倫敦交易所擬推一系列新政完善上市制度,涉及SPAC上市;香港交易所表示,正在研究SPAC的可行性。
緣何火爆?
SPAC如此火爆,市場分析認爲,一是受疫情影響,全球央行施行寬松的貨幣政策,充裕的資金需要尋找投資標的;二是傳統IPO難度大,有多種不確定性,IPO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在SPAC模式下,標的企業估值定價由合並雙方確定,上市成功率高、時間短。對那些因業績未達標或存在“曆史問題”而不能直接遞交IPO申請上市的企業來說,它們爲公司提供了一種快速跟蹤股票上市的方式,SPAC提供了一條捷徑。此外,在近年私募機構募資難、退出難的背景下,SPAC也被視爲一種募資新選擇而備受推崇。
李若木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盡管SPAC近期才進入國內投資人和公司的視野,但其在美國經曆了20余年的成熟期,已經成爲上市與融資並購的有效途徑。相較于傳統IPO上市,SPAC交易上市具有時間快、費用低、流程簡單、交易結構靈活等特點,可令欲赴美上市的公司免除繁雜的傳統IPO流程而快速上市。同時,SPAC在找到優質的並購目標完成並購交易後,將爲其投資人在短時期內帶來較高的投資回報。
“此外,2020年熱潮集中于美國投資人發起的SPAC,同時並購的標的公司也集中在美國。2020年底到2021年初,亞洲,特別是中國的投資人開始關注SPAC,同時SPAC投資人也開始關注亞洲,尤其是中國和東南亞的目標公司。這讓原本局限于美國市場的SPAC吸引了更多的投資人和優質的目標公司。2020年之前的SPAC沒有進入主流市場,通常是作爲非優質企業的上市途徑,上市後的目標公司也很少有取得非常好的市場表現。2020年的熱度讓很多優質的公司通過SPAC並購上市,股票價格遠遠高出SPAC IPO時的價格。因此,2021年,更多的投資人,更多的優質公司開始意識到SPAC作爲融資和上市的途徑的優越性。”李若木說。
據高盛的一份研究報告稱,2020年以來,SPAC的標的行業已由價值轉向成長。2010年至2019年間,一半以上的SPAC並購發生在工業、金融和能源領域;而在2020年,一半以上的SPAC並購標的公司來自信息技術、醫療健康、可選消費等領域。據路透社報道,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被SPAC鎖定的公司主要來自汽車、軟件和航空航天領域。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優質的目標公司可能被數家SPAC關注。對于目標公司而言,李若木表示,應關注SPAC及其發起人是否能夠幫助目標公司實現價值的最大化。
“例如,在SPAC並購交易之時,SPAC及其發起人的價值體現在幫助SPAC並購尋求定向增發投資人以促成交易;在SPAC並購交易交割後,SPAC及其發起人的價值體現在對于目標公司商業策略的安排、利用其資源爲目標公司帶來客戶,或利用其自身經驗幫助目標公司發展等,使得目標公司得以實現價值最大化。”
投資風險須謹慎
SPAC上市集中了直接上市、海外並購、反向收購、私募等特征于一體,與傳統IPO相比,SPAC可以極大縮短企業上市的成本和時間。然而從投資者角度來看,其風險也不容忽視。
近日,在美國SPAC熱潮因爲名人的加入更加瘋狂。運動員、政治家、音樂家等明星運用他們的名人影響力,號召大規模粉絲在SPAC公司投入巨額現金。
據路透社報道,SEC在當地時間3月10日告誡投資者,不要因爲SPAC有名人支持就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
SEC警告說,SPAC不同于傳統的IPO,自身存在獨特風險。SPAC的發起人與普通投資者可能存在利益沖突。比起IPO或公開市場上的投資者,SPAC的發起人通常能以更優惠的條件購買SPAC的股權。這意味著他們將從合並中受益更多,並且有動機去促成對普通投資者不利的交易。
SEC不僅提醒投資者要提前做好調查研究,還暗示可能會采取行動,以保護投資者免受相關風險。
上個月,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也談到了SPAC。芒格警告稱,SPAC最終會以一種糟糕的方式結束,盡管他不確定具體時間。
倫敦證券交易所(LSE)首席執行官大衛·施維默(David Schwimmer)3月5日警告,美國SPAC熱潮是泡沫,並稱“投資者、監管機構、市場參與者應適當地采用SPAC。美國SPAC市場的過剩對投資者而言可能沒什麽好結果”。
上個月,丘吉爾資本IV SPAC宣布與電動汽車公司Lucid Motors合並。該股預期交易將使該股上漲超過500%,但在宣布這一消息後,由于投資者對尚未定期生産汽車的公司的前景更加持懷疑態度,其股價卻下跌了40%以上。此後,人們對泡沫估值的擔憂已蔓延至完成SPAC交易的其他知名企業,如體育博彩平台DraftKings Inc和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QuantumScape。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